滴滴节前“打车难”背后的逻辑

   2017-02-06 佚名4500
核心提示:  最近,不少北京市民在朋友圈等个人社交媒体上吐糟打车这件小事遇到了大难题。同样,北京,上海、杭州、合肥等地近期也遭遇很
  最近,不少北京市民在朋友圈等个人社交媒体上吐糟打车这件小事遇到了大难题。同样,北京,上海、杭州、合肥等地近期也遭遇很久未被提及的“打车难、打车贵”问题。
 
  有说法认为,由于目前网约车市场过度集中,部分平台已经形成垄断,导致可以随意进行加价,订单取消的规则也存在漏洞。部分网文直接将矛盾指向滴滴。还有一些说法中提及,平台所加调度费,最终不是由司机获得,而是被平台扣留。
 
  小编看了不少这类的文章,大家控诉滴滴的主要理由分为几项。
 
  一是上面提到的因为是别人叫的车被拒绝乘车,但是这个还在理解范围内;二是接单的车并不一定离你最近,明明周围有许多车,但是偏偏接单的是一辆距离你3.7公里之外的车;第三点最为严重,那就是越来越频繁地被提示加价,不加的话你可能很久都打不到车,甚至有一些网友表示70分钟都没有司机接单,结果加了15元调度费之后被“秒接”。
 
  关于大家最关心的第三个问题,也就是不加价打不上车,加价幅度又比较大的问题,也有不少人出来分析过原因了,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恐怕是前UBER中国的一位资深员工的说法了。
 
  她认为导致这个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滴滴的派单逻辑存在问题。滴滴在其认为的高峰时段,会将界面默认在加价的选项上,你可以选择不加,当你实在打不到车的时候可以调整。
 
  而且,滴滴平台对于司机来说是可以主动选择乘客的。有人加价,有人不加,司机自然会选择接加价的单。于是不加价的那帮乘客则不得不加价,因为不加你就不会被司机“翻牌子”。也有乘客表示,这个逻辑实际上是方便了司机变相“拒载”。
 
  以前还需要停下车问一下,才知道你要去哪,然后才能拒载,现在在手机上就知道了你的始发地、目的地,也知道你给不给调度费,都省的停车问了。在这个体系下,司机变成了主动选择乘客的一方,而乘客则变成了被动地等待司机选择的小白鼠。
 
  那么,是滴滴产品逻辑的问题么?显然滴滴方便并不愿意背这个锅。滴滴高级产品总监罗文昨晚8点左右在知乎发起有关“打车难”的对话,称从滴滴后台数据来看,今年司机回家早,运力下降。
 
  在其晒出有关“滴滴在线司机数据”和“北京订单需求”的两张手绘图表中,前一张图表近期呈现了直线下降,标注数据显示下降超过25%。而出行订单数量同期上涨了3成。
 
  简单说就是:司机都回家过年了怪我咯?不仅司机回家了,打车的需求还更旺盛了,市场总体供不应求,打车当然就难了
 
  想当初滴滴刚推出的时候,因为市场还处在教育用户的阶段,供大于求,于是给出了极大的优惠。而现如今,在北上广深生活,不下个网约车软件都不敢出门了,市场变成了供不应求,那么需求端就变成了弱势的一方,这是市场决定的,不能完全归咎于滴滴。
 
  但上文关于滴滴产品逻辑的问题,也的确不无道理。
 
  UBER等公司的思路其实还是强制派单,以距离最近为唯一标准。用户端也是不能主动加价的,而是只能选择接受或不接受系统计算出来的加价。
 
  相比之下,滴滴在司机和乘客两端都给了更多的操作空间,于是投机取巧就变成了必然的事情。
 
  滴滴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大家都不能忽略,那就是——网约车市场恐怕仍然是供给小于需求的。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仍然有可能出现强有力的竞争者。网约车市场的争斗,其实还没有结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