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人工智能(AI)能够扫描和鉴别人的情感,但未来它能理解人的情感吗?未来会出现机器人心理治疗师吗?
对于从机器人那里接受心理治疗,你怎么看?拥有情感智能的机器也许并非遥不可及。在过去几十年里,人工智能已经变得越来越善于解读人类的情感反应。
但情感解读跟情感理解并不是一回事。要是AI无法亲身体验情感,那它们能真正理解我们的情感吗?
得益于供计算机学习的数据的增加,以及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最新一代的AI技术已然诞生。这些机器正变得越来越善于处理原来被认为只有人类能够完成的任务。
AI如今能够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如识别人脸,将脸部素描变成照片,识别语音,玩围棋等等。
鉴别罪犯
最近,研究人员开发的一项AI技术只需要观察人的面部特征,就能鉴别他是不是罪犯。研究人员利用一个中国人身份证照片数据库对该系统进行评估,结果令人膛目结舌。该AI系统将无辜者误判为罪犯的比例只有6%左右,同时成功鉴别出了83%的罪犯。也就是说,它在鉴别罪犯的整体准确率几乎达到90%,相当惊人。
该系统基于名为“深度学习”的技术,该技术在处理脸部识别等感知类任务上颇有成效。而在该系统中,深度学习技术,再加上一个“脸部旋转模型”,让该AI能够分辨两张面部照片是否指向同一个人。即便对那些照片进行照明或者角度上的改变,它也能够做出准确的鉴别。
深度学习技术会打造一个以人脑为模本的“神经网络”。这种网络由不同层组织起来的数十万个神经元组成。每一层都会将输入的信息(如脸部图像)转变成级别更高的抽象层,比如特定方向和位置的一系列边线。这会自动强调与执行特定任务最相关的那些特征。
深度学习基于人脑的神经网络
鉴于深度学习技术所取得的种种进展,人造神经网络能够分辨罪犯和无辜者并不令人意外——如果罪犯和无辜者在面部特征上真的有可辨别的差异的话。研究发现,有三个这样的面部特征。一个是鼻尖和嘴角之间的角度,罪犯的这一角度平均要小19.6%。另外,罪犯的上嘴唇弯曲度平均要大23.4%,他们的眼睛内角之间的距离平均要窄5.6%。
乍看之下,这一分析似乎表明,罪犯能够通过身体特征鉴别出来的过时观点不完全是错误的。然而,这并非真相的全部。值得注意的是,最相关的面部特征有两项都跟嘴唇有关,嘴唇正是我们最有表现力的面部特征。身份证照片,比如这项研究中所使用的那些照片,需要人保持中性的面部表情,不过AI有可能能够发现那些照片中人隐藏的情感。这些情感或许非常细微,以至于人难以察觉。
仔细观察该研究中呈现的样本照片,你在无辜者的照片中会看到一丝的微笑。只不过上面只是呈现了一些样本照片,因此这一结论无法概括一整个数据库的情况。
情感计算的威力
这并非计算机第一次能够识别出人类的情感。所谓的“情感计算”研究领域已经存在了好几年时间。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我们在与机器人一起生活和互动时觉得很舒服,这些机器应该能够领会,且会恰如其分地回应人类的情感。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展开了很多的工作,它可以说有着广阔无垠的可能性。
例如,研究人员利用脸部分析技术来识别计算机辅导课程中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该AI被训练来识别不同程度的参与度和挫败感,因此该系统能够知道学生学得很轻松,还是很困难。这种技术可用于提升学生们在线教育平台的学习体验。
AI还被BeyondVerbal公司用于根据声音检测人的情感。他们打造的软件能够分析音频调制,以及发现人们说话方式上的特定模式。该公司声称其技术鉴别情感的准确率达到了80%。未来,这种技术或许能够用于帮助孤独症患者辨别别人的情感状态。
索尼甚至在尝试开发一款能够与人类建立感情纽带的机器人。至于他们打算如何开发,该机器人具体会有怎样的功能,该公司还没有透露具体的情况。然而,他们提到,他们寻求“通过整合硬件和服务来提供令人叹服的情感体验。”
拥有情感智能的AI有几个潜在的益处,比如陪伴人类,帮助排解寂寞,又或者帮助我们执行特定的任务——从审问罪犯到谈话治疗。
不过,该类AI也会引发伦理道德问题和风险。我们该让痴呆症患者依赖于AI的陪伴吗?该让他们觉得AI是有情感生活的吗?你能宣告被AI归类为罪犯的人有罪吗?显然不能。相反,像这样的系统一旦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全面的评估,它或许可以用于对被认为“可疑”的个人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这种应用相对来说危害性没那么大,而且可能会很有帮助。
那么,我们应当对未来的AI有什么样的期待呢?像情感和感觉这样的主观性的东西对于AI来说还难以学习,部分因为AI还没有获得足够出色的数据去对它们进行客观分析。例如,AI能不能听懂讽刺呢?特定的句子在一个语境中说出来可能有讽刺意味,但在另一个语境中却没有。
不过,数据数量正持续增加,处理性能也在不断提升。因此,未来几十年,有些AI系统很有可能能够像人类那样识别不同种类的情感。而AI究竟能否体验情感,则还存在着争议。即便它们能体验情感,也肯定有一些情感它们是无法体会的——因而很难真正理解那些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