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垃圾分类再一次进入大众视线,垃圾分类在再生业者心中产生了怎样微妙的化学反应呢?
细数历史上的垃圾分类制度
2000年,我国就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等城市率先启动“城市垃圾分类”试点。但却收效甚微,此番垃圾分类的试点工作无疾而终。不乏有人将此次试点未取得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奖惩制度不明确。
2015年广州市的垃圾分类再次如火如荼展开,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规定》中的罚则:不按规定分类投放城市生活垃圾的,责令整改,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以每次50元罚款,对单位处以每立方米500元罚款。法则的实施并没有带来垃圾分类的春天,但已经开始有模范街道的出现。
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堆放总量高达70多亿吨,而且每年以约8%速度增加,占土地总面积75万亩耕地,不断在挤压我们的生存空间,“垃圾围城”“垃圾围村”越来越严重。而目前75%的垃圾基本都以填埋、焚烧的方式处理掉了,其中废塑料袋、软包装物等因为含水多、分离困难也基本被填埋和焚烧。而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也无形中浪费了大量有回收利用价值的资源。
再生业者对于垃圾分类的心态
目前再生厂家遭到严厉环保整顿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破碎料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水污染。而水污染问题在行业里默认解决方式就是安装污水处理设备。据卓创了解,目前园区里的集体污水处理设备能将污水完全处理合格的,少之又少。其实,从根源上缓解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毛料的清洁度,而垃圾分类恰好会解决这一问题,这对于再生塑料行业来说,不得不承认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据卓创调研,目前再生厂家多数看好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具体占比情况如下:
厂家对此制度实施心态调研
项目样本数量占比备注
生存环境堪忧 4 20% 小型企业居多
行业前景向好 16 80% 大中型企业为主
从上表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多数厂家对于垃圾分类制度持乐观态度,垃圾分类可让企业在颗粒的生产环节上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实现企业的集约化生产,更可以集中精力提升产品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加企业利润。但仍有20%的企业认为,垃圾分类制度实施后,相关部门对于再生企业生产资质审核标准将会更加严格,势必会压缩小型企业的生存空间,而缺乏生产资金的企业生存难度将会加大。
总的来看,垃圾分类制度符合再生塑料行业规模化、规范化的长期发展之路。但制度的真正完善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全社会对环境质量关注度的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垃圾分类的马拉松历程正在接近终点,再生塑料行业也将大受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