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2绿色健康粮食产品供给行动
全面推进绿色健康谷物生产、收储、加工和供应等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制修订全谷物及大米、小麦粉等加工技术标准与规程,支持全谷物加工共性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推动系列化全谷物新产品的创制。加强谷物营养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与消费引导。加快建立绿色健康谷物产业联盟等,推广绿色健康谷物标识,建立一批绿色健康谷物食品生产示范企业或园区。
专栏3主食产业化提升行动
支持工业化米粉(线)、米饭、米粥、馒头、挂面、鲜湿面、速冻主食、杂粮及薯类主食产业化项目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应急供应体系建设,建立一批应急主食生产基地。改造建设一批规范化、机械化、规模化的大型主食生产加工配送中心或主食厨房,建立一体化主食销售供应网点、放心主食店,开展冷链物流配送体系试点。推广城市和县区主食产业化发展新模式,遴选一批现代化保供应急主食产业化示范单位。支持示范企业带动城乡广大小作坊规范化发展和提升,以市场化方式推动主食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和产业化经营。
增加品牌粮油供给。实施优质粮食品牌培育行动,发挥品牌引领作用,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开展绿色优质粮食产品品质评价和推介活动,培育和创建一批质量好、消费者认可度高、市场占有率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全国性粮油产品优质名牌。支持优质粮油产区以优势骨干龙头企业为主体,组建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粮食产业联盟。通过品牌建设,整合种植、收储、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资源,引导原粮标准化生产,建立一批规模化优质特色专用原粮生产基地。突出标准引领作用,加快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及主食等重要产品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加大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研制力度,开展团体标准研制试点。鼓励企业发展个性定制标准,引导建立标准自我声明制度,试点建立优质粮油产品标准领跑者制度。
强化质量安全保障。加快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加强全产业链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建设,按照食品安全、绿色生态、营养健康等要求,完善原料检验、在线检测、成品质量等检测功能。推动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等生产企业建立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加强粮油质量安全监测能力建设,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完善粮油食品安全企业信用体系,形成失信联合惩戒、守信联合激励机制。
保障“放心粮油”供应。依托骨干企业、应急加工以及主食加工企业,生产质量安全、营养健康、品种丰富的“放心粮油”产品,完善标准规程,落实责任,加强监管。大力发展仓储物流及冷链设施,延伸营销网络,建设“放心粮油”配送中心,推动网点与龙头企业合作扩大销售渠道,提升“放心粮油”加工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精。引导和推动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布局优、效益好、竞争力强的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鼓励有特色的中小企业发挥地方粮油资源优势,积极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经营方式,主动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格局。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持市场倒逼机制和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环保、能耗、安全生产等约束作用,加强规划、标准和政策引导,依法依规加快淘汰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卫生质量安全和环保不达标、能耗粮耗高的落后产能,实现优胜劣汰,减少无效产能和低端产品供给。
促进产业集聚。实施粮食产业集群集聚行动,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深加工转化,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坚持产业升级与转移相结合,引导产销区产业合作,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绿色生态的原则,以全产业链为纽带,推动建设资源要素集聚的粮油加工产业园区或集群。依托粮食主产区、重要粮食物流节点和区域经济带等形成横向、纵向和综合集聚格局,着力打造一批粮油加工仓储物流一体化产业园区、绿色粮油食品加工示范基地和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哈尔滨、长春、大连、济南、郑州、合肥、长沙、成都、西安、天津滨海新区临港、江苏张家港、浙江舟山、广东东莞麻涌、广西防城港等现代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集聚区。加强研发设计、成果对接、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检测认证、信息检索与咨询、展销及物流、质量品牌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业投资、贸易、科技、产能、粮机装备等领域的合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粮食企业集团,支持农业生产、加工、仓储和港口等环节开展跨国全产业链布局,逐步建立境外粮油产销加工储运基地,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和资源供给保障能力。
(三)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支持构建“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开展多种类型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培育一批粮油加工产业融合领军企业,发展优质专用特色粮食产业。鼓励龙头企业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结成粮食产业化经营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以品牌为载体,发展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通过订单农业、土地流转、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提供良种供给、技术指导、订单收购、烘干、储存、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探索开展分品种收购、分品种储存试点示范,促进优质优价,实现全链条增值,让农民分享增值收益。实施粮食产后服务工程,鼓励加工企业面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代烘代收代储代加代销专业化服务、农村电商等新业态。
专栏4粮食产后服务工程
创新粮食产后服务新模式,支持粮油加工、仓储等企业为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提供粮食烘干整理、储存、检测、加工、销售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化、全方位服务,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服务模式。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以烘干清理、简易周转仓储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形成与农业新型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覆盖主要产粮县的粮食产后服务新体系。
向产业链下游拓展。加强产区优质粮食收储、检验分级、运输通道、物流配送、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建立“产购储加销”等环节的全程现代物流体系和营销网络,延长产业链条,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推进建立优质粮食的全国和区域性平台交易体系,采取直采、直供、直销等方式,扩大粮企、商超对接等产销衔接方式,降低物流成本。引导企业建立直营店、销售专柜等,扩大销售渠道和中高端产品销量。鼓励企业改建、扩建和新建必要的原料和成品仓储能力,提升安全储粮、保鲜物流等设施功能。大力推广成品粮低温储存、“四散”和集装化物流方式,提高粮油食品物流系统化水平。
拓展粮油加工产业功能。鼓励企业不断丰富和发展粮食文化,用文化引领产品开发、品牌培育和技术创新,提升品牌资产价值。鼓励企业在粮食种植、加工环节与农耕体验、旅游休闲、文化教育、健康养生等领域深度融合。支持加工企业挖掘传统主食品文化内涵,充分发挥“老字号”品牌效应。
(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
加快技术改造升级。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推广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经济节约新技术新装备,支持改造升级节粮节能加工成套装备生产线,开展新型营养健康产品开发、主食产业化、副产物综合深度利用,采用新型清洁生产技术。
加强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强化集成创新。支持在特色和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创新平台和众创平台。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与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重点实验室、示范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或产业联盟、“米袋子”众创空间等建设。
专栏5粮油加工业科技创新工程
加快推进粮油营养成分保持与营养健康新产品精准创制、成品粮油加工、全谷物食品加工技术与品质评价及系统识别标准、主食产业化、高效低耗节粮节能加工智能装备、生物基及降解材料深度开发、精准营养饲料、低糊化度杂粮(马铃薯)全粉加工关键技术等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在营养优化、智能加工、保鲜物流、全程控制、真伪识别等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推广。开展全国粮食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推介活动,搭建科技成果及科技人才对接信息服务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通过市场化定价方式转化科技成果,支持粮食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依规到企业兼职。加快建立粮油加工科技创新成果集成示范基地。
加快“两化融合”。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粮油加工制造向智能化发展,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绿色转变。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改造原粮和成品粮出入库、库存管理、质量安全追溯、保供应急等业务信息系统。鼓励企业建设数据中心,加快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精细生产和精准营销。
(五)培育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
加快发展粮食深加工。鼓励大型加工企业发展创新型导向的粮油加工产业模式,充分挖掘副产物潜在价值,最大程度延长产业链。支持玉米等精深加工业向优势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转移,加快消化库存。开发新型功能性淀粉糖和新型酶制剂、聚谷氨酸、聚赖氨酸等大宗发酵产品的衍生新产品。鼓励向营养健康、新材料、生物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拓展新空间,加快推进生物基及生物降解材料的产业化,鼓励在食品包装材料、一次性餐具等产品中优先使用安全绿色环保生物基材料。推进稻壳、米糠、麦麸、饼粕、玉米皮、玉米蛋白、玉米胚、玉米芯和油料皮壳等副产物深度综合利用试点,鼓励支持企业探索多元化途径实现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提升产品附加值。鼓励企业或第三方机构建立副产物收集、处理的绿色通道,开展专业化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经营服务。
构建绿色加工体系。以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为重点,建立绿色粮油产业供应链,从节能减排行动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企业节粮技术改造升级,完善成品粮油加工技术标准和规程,研究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建立粮油加工业节能、节水等技术标准体系,加大推进实施节粮减损、节能减排行动的力度,加强节能环保低碳等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确保废弃物排放和节能降耗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创新现代营销模式。推进实施“互联网+粮食”行动,发展“网上粮店”,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零售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发挥全国粮食统一竞价交易平台连接产区和销区,服务于种粮农民、购粮企业和消费者的重要作用,逐步完善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网络查询等功能,创新粮食购销模式,延伸产销服务链条,开展专用特色粮食代销代购对接,搭建物流配送和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
(六)加强应急加工供应保障体系建设
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健全应急供应网络,完善成品粮油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体系,对于承担应急保供任务的加工企业给予必要支持。加强特大城市及重点地区配送中心和网点建设。优化应急储备粮油产品结构,建立以成品粮油和小包装为主的应急保障体系,保留特大城市必备的应急加工产能,明显提高边远地区应急保障水平。加快保供应急救灾主食品及团餐的产业化开发。
深化产销合作。搭建产销平台,促进产销衔接和市场有序流通,推动建立产销合作长效机制,加强产销区粮源组织和运输衔接,增强对市场异常波动的应急调控能力。支持加工企业到主产区投资建设粮源基地和现代仓储物流设施。加强加工与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布局的统筹衔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专栏6粮油应急加工供应保障体系建设
升级改造粮油应急加工企业与供应网点设施,提升粮食接收、仓储、发送等设施的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升级改造铁路专用线、码头等粮油应急加工企业物流配套设施;提升信誉好的超市、商场、连锁店等零售网点服务销售功能,改造军粮供应站(点)、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店)等基础设施,探索应急供应与“放心粮油”、主食品供应、军粮供应、成品粮储备“五位一体”融合发展。
四、产业布局
(一)成品粮油加工及主食产业化
加快粮油加工业调结构、去产能,以营养功能为重点,大力发展成品粮油适度加工和主食产业化。严格控制加工精度,提高产品纯度。
1.稻谷加工业。积极发展优质米、专用米、发芽糙米、改性糙米、留胚米、免淘米、营养强化米及各类米制主食品等,鼓励生产和消费免抛光大米。在长江中下游、东北等稻谷主产区,长三角、珠三角、川渝地区、海峡西岸等大米主销区以及重要物流节点,发展稻谷加工产业集聚区或集群,形成优质米、米制主食品、方便食品、米糠、稻壳和碎米等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鼓励大中型稻谷加工企业或与油脂加工企业合作,采用“米糠保鲜”“分散榨油”“集中精炼”等成熟技术发展米糠制油,利用稻壳发电或提取热能、生产环保材料。通过兼并重组或改扩建等,引导培育一批年处理稻谷20万吨以上的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处理稻谷50万吨以上的骨干集团企业。
2.小麦加工业。积极发展专用粉、全麦粉、预拌粉及各类面制主食品等。在华北、华中、华东、西北等主产区和津冀鲁、珠三角等地区,发展小麦加工产业集聚区或集群,优化新疆、甘肃、陕西、广东等特色食品区域产业布局,形成小麦粉、面制食品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培育一批年处理小麦50万吨以上的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处理小麦100万吨以上的骨干集团企业。
3.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坚持多油并举,增加和改善国产油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棉籽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等食用油供应。积极开发米糠油、玉米油等,大力发展油茶籽油、核桃油、橄榄油、牡丹籽油、文冠果油、梾木果油等新型健康木本食用油,增加胡麻籽油、红花籽油、紫苏籽油等特色小品种油供应,积极开发起酥、煎炸等专用油脂。
(1)大豆油加工。鼓励东北地区利用国产大豆生产大豆油、蛋白等产品。(2)菜籽油加工。在湖北、四川、安徽、江苏等油菜籽主产区,升级改造特色双低油菜籽加工;在贵州、青海、陕西、甘肃等西部油菜籽集中产地,升级改造油菜籽油加工;推广菜籽膨化制油、负压蒸发、热能自平衡利用、低消耗蒸汽真空系统等技术,提高菜籽蛋白利用价值。(3)花生油加工。在山东、河南、河北和广东等省,发展高含油花生加工,改扩建一批年处理5万吨及以上的花生油加工项目;适度开发花生蛋白制品,形成花生加工产业集群。(4)棉籽油加工。在新疆、湖北、河北等棉籽主产区和山东、河南、安徽、湖南、江苏、陕西等棉籽集中产区,升级改造一批棉籽油加工项目,并淘汰落后产能;开发用于煎炸食品的专用棉籽油,推广棉籽脱酚技术,提高棉籽蛋白利用价值。(5)玉米油加工。在鲁豫冀、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玉米加工带,发展玉米胚鲜榨加工,改扩建一批玉米油加工项目。(6)油茶籽油加工。在湖南、江西、广西等油茶籽主产区,改造提升油茶籽加工项目,支持企业配套建设原料基地。
4.主食产业化。开发适宜不同消费群体、不同营养功能、不同区域的优质米粉(米线)、糙米粉、米粥、馒头、挂面、鲜湿及冷冻面等大众主食品和区域特色主食品及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丰富常温、冷冻冷藏营养型主食品种和方便食品,提升安全性、方便性、即食性。创新主食流通方式,提高配送能力。在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和新疆等省(区、市)发展优质面制主食品产业化示范基地;在上海、湖南、安徽、广东、江西、湖北、云南、四川和广西等省(区、市)发展优质米制主食品产业化示范基地;在内蒙古等地发展薯类主食加工示范基地;在玉米主产区积极开发玉米主食品和方便食品,大力倡导推动玉米主食消费。
5.杂粮加工业。积极发展优质特色杂粮产业,提高杂粮、豆类的适口性、营养性和方便性,加快推进杂粮食品工业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在西北、西南地区建设荞麦、青稞主食品加工基地;在西北、内蒙古等地区建设燕麦片、燕麦米、燕麦主食等加工基地;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建设谷子、糜子、杂豆类主食面粉和红小豆、绿豆等杂豆加工基地;在东北和华北等地区建设高粱米和高粱等主食面粉加工基地。
6.薯类加工业。积极开发馒头、面条、面包等大众马铃薯主食品,推进马铃薯饼、馕和年糕等地域特色主食品,以及菜肴等多样化方便食品开发,研发薯片、薯条等新型休闲食品,以及马铃薯膳食纤维等功能性产品,适度发展马铃薯全粉和淀粉、甘薯粉丝等。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等马铃薯、甘薯主产区,重点完善薯类收购、储运销售与流通体系,建立一批特色突出的加工基地。
(二)深加工转化及副产物综合利用
在确保口粮、饲料用粮和种子用粮供给安全的前提下,发展玉米等粮食深加工,促进库存陈粮深加工转化,推动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带动产业上下游协调发展。
1.玉米深加工业。鼓励玉米深加工企业拓展有效消费新途径,明显提高玉米深加工转化率。深入挖掘玉米的食用价值、饲用价值、工业价值和能源价值,积极发展高技术含量的氨基酸及核苷、新型有机酸、淀粉糖、多元醇、新型酶制剂等功能性新型发酵制品,以及食用、造纸用、纺织用、精细化工用特种变性淀粉等,鼓励发展聚乳酸等生物基和生物降解材料。东北三省一区、黄淮海等主产区要加大推动对玉米加工淀粉及淀粉糖、酒精、味精、柠檬酸等产品生产企业的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环保达标和清洁生产情况核查力度,鼓励行业技术进步创新和改造升级。全面抓好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和水耗,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发展。鼓励通过合作联营等激活闲置产能。打造一批绿色环保、资源节约、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园区或集群。综合利用玉米芯、玉米秸秆,发展玉米“全株产业”。建立质量安全不达标粮食定向加工转化机制,适度发展燃料乙醇,保障食(饲)粮品质安全。
2.大豆食品加工业。积极开发大豆新食品新领域,明显提高大豆制食品的比重。加快推进豆粉类、发酵类、蛋白类等新兴豆制品产业化,以非转基因大豆为原料生产功能性浓缩蛋白、分离蛋白、组织蛋白和传统豆制食品等,加快开发改性大豆蛋白、活性蛋白粉、大豆肽粉等新兴食品基料。鼓励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和黄淮海等大豆主产区建设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非转基因大豆食品深加工,加强大豆蛋白加工副产物和废水综合利用;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主销区,提高食品专用豆加工产品的比重,发展建设一批大豆食品深加工基地。
3.粮油副产物综合利用。依托大型企业大力发展米糠制油和米糠多糖类活性物质,利用碎米、米胚加工米粉、米线、高品质米蛋白、高纯度米淀粉等食品或食品原料。重点开发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活性物质等食品配料和营养健康食品新技术,开发小麦麸皮功能保健产品、小麦胚油和小麦胚食品。加大玉米加工副产物如玉米浸泡水、玉米皮、蛋白粉等生物转化生产多糖、生物饲料酵母产品、益生元、膳食纤维、玉米黄色素、玉米肽等。充分利用稻壳和油料皮壳发电、生产白炭黑、活性炭和助滤剂等,推动秸秆等纤维素乙醇产业示范。
(三)以粮油为原料的饲料加工业
提高饲料原料保障能力和加工水平,发展安全高效环保饲料产品,引导饲料生产企业增加玉米饲用消费。强化科技创新,提高饲料用粮转化利用效益,开发高效生物转化和精准营养调控配方技术,为有效消化库存粮食等提供技术支持。对粮油、食品加工副产物如饼粕、糟渣等进行优质化处理,缓解我国蛋白饲料原料不足压力。在东南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郊区重点发展高档次、高附加值、节能环保的饲料;在中部地区大力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饲料加工业,促进粮食等饲料资源就地转化增值;在东北等地区大力发展饲料原料和饲草产业,稳定发展浓缩饲料产品,支持发展青贮玉米;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浓缩饲料。
(四)粮机装备制造业
以专业化、大型化、成套化、智能化、绿色环保、安全卫生为导向,发展高效节粮节能营养型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特色杂粮等加工装备,提高关键设备的可靠性、使用寿命和智能化水平,支持建立高水平的粮机装备制造基地。鼓励研发全自动主食方便食品加工、特色杂粮、木本油料加工、饲料加工成套设备,定制机器人应用、智能工厂、立体仓库,粮食收购现场质量品质快速检测及质量控制设备、智能仓储及输送等关键设备。在江苏、湖北、浙江和湖南等省重点发展稻谷加工成套装备制造基地;在广东、广西、上海、湖北、河南、江苏等省(区、市)发展米粉(米线)、方便米饭和挂面、馒头加工成套设备;在江苏、河北、河南和陕西等省发展小麦粉加工、面制品、焙烤食品、速冻食品等成套设备;在江苏、湖北、河南等省发展大型化、自动化、智能化成套油脂装备;在江苏、安徽、河南等省重点发展粮食仓储、物流、烘干等装备基地。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财税引导扶持政策
研究利用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重点支持龙头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系机制,支持开展优质特色专用粮食产业试点示范和深加工转化与产业园区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发起设立粮食产业发展基金。落实加工企业最低最高库存制度,建立“粮食安全社会责任企业机制”,充分发挥骨干粮食企业在粮食收购、加工转化以及市场供应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建立地方储备粮或成品粮油动态管理及轮换与符合条件的加工企业对接机制。探索开展优质专用特色粮食产业化试点,实行订单生产,分品种专收专储和分级管理,推动实现优质优价。通过现有政策渠道,对符合条件的重大节粮技术改造升级、特色粮食产业加工示范基地建设、科技创新等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