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年相比,今年聚酯行业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利润处在近年来的最好水平。12月19—22日,期货日报记者走访了长三角地区聚酯产业链相关企业。记者发现,虽然临近春节,但企业生产订单和开机率并没有明显下降,生产呈现一片繁忙景象,前几年经营亏损的“阴霾”一扫而光。
聚酯市场景气度明显回升
12月中旬,国内不少纺织企业都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原料价格高企。从苏州市盛泽镇某纺织企业近一个月的报表可以看出,聚酯工厂报价几乎每天都有100—300元/吨的上调。对于纺织企业来讲,第一天犹豫了,第二天涨价了,第三天又涨价了,第四天想买却没货了……聚酯价格的持续上涨让下游犯了难。
实际上,从今年9月起,聚酯市场就已出现了一轮又一轮的上涨行情。
“9月份G20峰会期间,江浙聚酯工厂大规模集中停车检修,导致聚酯供应量快速下降。而终端订单在G20峰会后快速释放,提振了聚酯产品需求,聚酯供需格局的好转带动聚酯生产利润回升。”东吴期货分析师王广前表示,与此同时,聚酯直接原料MEG价格在9月底快速拉涨,PTA价格也在9月底振荡攀升。在成本推涨预期作用下,下游企业加快了聚酯原料的补库步伐,造成聚酯企业的产成品库存快速下降,聚酯产品价格也随之连续上涨,聚酯产销两旺,利润和市场景气度逐渐回升。
分析师吴晓芬也发现今年下半年聚酯市场的旺季较往年有所延长。她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今年9月份受G20峰会影响,面料市场秋冬订单表现一般,涤纶长丝市场行情也较为平淡。10月之后,面料订单集中到达,当月中旬,受到原油价格上涨以及产销好转的带动,涤纶长丝价格强势拉涨,出现了大范围提价。
“今年第四季度,聚酯原料价格重心回升,除了原油助涨之外,聚酯大厂的联盟会议也是支撑涤纶长丝价格坚挺的重要因素。”吴晓芬认为,在上下游的共同作用下,以涤纶长丝为代表的聚酯原料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原料如涤纶、锦纶等价格涨幅超过三成。
隆众资讯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华东地区半光聚酯切片报价为7725元/吨,较9月23日上涨1575元/吨,涨幅为25.61%;江苏三房巷聚酯瓶片出厂价为8100元/吨,较9月23日上涨1400元/吨,涨幅为20.90%。涤纶长丝方面,华东地区涤纶长丝POY150D/48F报价为8800元/吨,较9月23日上涨2000元/吨,涨幅为29.41%;华东地区聚酯长丝FDY150D/96F报价为9750元/吨,较9月23日上涨2150元/吨,涨幅为28.29%;华东地区聚酯长丝DTY150D/48F报价为10450元/吨,较9月23日上涨1825元/吨,涨幅为21.16%;涤纶短纤报价为8700元/吨,较9月23日上涨1900元/吨,涨幅为27.94%。
行业利润处于较高水平
随着市场景气度逐渐回升,聚酯行业生产扭亏为盈。截至目前,聚酯生产利润近260元/吨,是近两年行业较高的水平。
当前,聚酯库存处于年内绝对低位,较去年同期也偏低。一方面,聚酯厂家春节前更愿意随用随买,采取低库存策略;另一方面,下游旺季还未结束,短期原油价格上涨强化了PTA向好预期,下游企业买入意愿较强,现有聚酯库存得到较好的消化。
事实上,今年聚酯终端产品已出现了连续脱销的局面,其中FDY产品已经连续超卖,下游经编企业的产成品也是超卖。
“聚酯及终端市场出现超卖脱销的现象是受G20峰会影响,部分订单后移并集中释放,同时拉尼娜带来的寒冬预期带动终端企业订单大量释放。”王广前说,今年聚酯企业在年初和G20峰会期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停车检修操作,聚酯产量基数较低,供需格局逆转导致市场库存连续下降,这加剧了市场涨价的“自我强化”预期,进而刺激终端刚性和投机性采购需求集中释放。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在金石期货分析师黄李强看来,今年聚酯市场出现超卖现象,主要还是通胀预期引发的。“一般来讲,当商品进入下跌周期的时候,虽然价格连创新低,但在恐慌情绪的主导下,市场看空后市,采购并不积极。今年聚酯市场的超卖现象说明,在通胀预期的影响下,市场认为聚酯的上涨周期已经到来,后市有望持续上涨。因此,聚酯下游企业备货积极,聚酯需求随之回暖。”黄李强说。
据吴晓芬介绍,面对涤纶长丝一波又一波的涨价潮,下游厂家囤货积极性提高,开工率维持高位,集中囤货使聚酯库存下降明显。另外,由于前几年内销市场不景气,聚酯厂家也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外销也成为分流聚酯产量的渠道之一。
盛泽纺织产业“风景美丽”
“日出万绸,衣被天下”,在明朝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盛泽绸市的繁荣景象就曾被提及。
如今,素有“中国丝绸第一镇”之称的盛泽已经形成从缫丝、化纤纺丝、织造、印染、织物深加工到服装的产业链。在盛泽,道路两旁各种纺织、印染、织布的工厂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记者了解到,盛泽纺织产业集聚优势突出,以恒力集团、盛虹集团、吴江鹰翔化纤有限公司、江苏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企业为龙头,形成了在中国纺织业内颇具影响的纺织企业集群。纺织产业还向邻近地区辐射,形成一个以盛泽为中心、包括江苏、浙江许多相邻乡镇的纺织产业基地。盛泽不仅成为中国最大的纺织产业基地,更是化纤面料的集散地。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今年盛泽纺织行业秋冬行情持续时间特别长。有些厂家认为,主要是绍兴地区印染行业受环保加压影响,落后产能淘汰,一部分订单转移至盛泽,使得今年旺季特别忙碌。还有一些厂家认为,今年市场内销订单不错,像仿记忆、四面弹这些面料成为市场热门产品。目前临近年底,染厂四面弹面料行情依然火爆。
“盛泽是化纤面料的集散地,很多企业都是以订单生产为主,覆盖内外销市场,其中内销市场季节性比较强,外销市场订单比较稳定。”吴晓芬介绍,今年以来,PTA几个大装置没有重启,聚酯新装置也未大量投产,聚酯基本面较往年好转。另外,今年聚酯厂家的话语权比以往更集中,价格掌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下游产品需求的回暖。就盛泽而言,今年10月、11月染厂生意一直繁忙,面料订单集中到达,开工率高位运行,对涤纶长丝的需求持续向好。
“从9月开始,化纤行业形势一直较好。”盛虹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下游消费中,运动休闲品牌销售非常喜人,前几年的库存都加速消化,终端品牌销售额有5%—10%不等的增长。与此同时,国外消费也呈现同步增长,直接带动国内纺织业消费能力的提升。
为何聚酯终端会集中在这个阶段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在上述负责人看来,一方面,原材料的上涨是出乎意料的,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在涨,运费也在涨。在这种成本上涨的环境下,第二、第三季度的订单提前释放。另外,往年聚酯市场呈现供大于求局面,经历了竞争淘汰后,供需逐步平衡。
生产企业对后市谨慎乐观
在此次调研中,长三角地区聚酯生产企业负责人对后市普遍谨慎乐观,今年生产经营情况明显好转,挺价的底气也较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聚酯中切片、短纤、长丝生产经营稳定,但细分领域出现了一定的分化。如短纤企业近期受到棉花价格偏弱、纺织企业订单减少、春节假期临近等因素影响,订单相对偏少。长丝由于目前库存水平极低,部分出现超卖现象,在手的订单情况尚可,生产经营利润水平较好。
下游织造企业生产仍有利润,开机负荷高于往年,对聚酯涤丝原材料备货较足,但担心春节后外贸订单能否承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压力。印染企业由于靠近终端,在临近春节假期的时间节点,当前订单可以生产一周左右,新接订单也较好。
记者了解到,当前聚酯行业下游切片、瓶片、长丝和短纤面临的问题一样,即原油价格上升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与终端需求传导之间的矛盾。“虽然9月以来聚酯价格表现强势,但这是成本上升、阶段性供应不足以及资金推动等因素共同造成的。随着消费淡季到来,聚酯供应过剩的问题将逐渐显现,加之部分细分产品的终端消费并不理想,价格向下传导是否顺畅,是聚酯行业最主要的关注点。”黄李强称。
值得一提的是,从此次调研反馈的结果来看,今年PTA和MEG原料价格大幅走高,聚酯企业不仅将成本完全转化,而且还在自身供需格局率先改善的情况下获得了超额利润。
“由于G20峰会后订单集中释放,经过前几年的落后产能淘汰后产业也处于供需良好的状态,终端织造企业成本转嫁能力得到提高,再加上本身利润尚可,自身也可消化部分成本上涨。”王广前表示,面对本轮原料价格上涨,终端企业成本转移相对顺畅。
目前来看,切片、短纤和长丝没有大的问题,但下游纺织企业前期原料备货较足,年前需求可能透支,后期需求可能急剧转淡。
据某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原料库存与手握订单安排均为一个月左右,短期内产销压力不大。“基本有了订单才囤货,不是因为原料涨了去增加原料库存。”该负责人认为,以目前的FDY价格看,现做现卖仍然能有利润,但问题是新增订单情况并不理想。国外的客户也不会因为中国国内的原料价格涨了而追加订单,目前处于僵持观望状态。
由于除美元外的其他货币汇率贬值幅度大于人民币,也就是说非美货币相对人民币出现了贬值,其进口成本会相应提高。国内化纤原材料以及其他辅料价格大幅上涨,春节过后外贸订单的成本转嫁能力或将转弱。此外,员工稳定性以及招工问题也令织造企业有些担忧。
对于员工稳定性的担忧,印染厂同样也有。盛泽某印染厂相关人员在与记者交流时坦言,该公司目前是赚加工费的经营模式,但面临环保成本日益增加的压力,员工稳定性也是不确定因素。
上游补贴下游局面或改变
在此次一路走访中,“感谢PTA厂家”是众多聚酯企业共同的心声。近两年来,PTA厂家的一些让利使聚酯企业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记者了解到,出于淘汰落后产能的需要,PTA龙头企业采取了低价策略,将PTA的价格维持在成本线附近,以此来淘汰不具备规模效应的小厂。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今年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大涨,PTA价格也维持相对弱势的格局。
“虽然这种让利行为是被动的,但不可否认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较低,聚酯企业的利润今年有了保障,经营状况明显改善。”黄李强称。
在整个PX—PTA—聚酯产业链中,源头是原油,上游是PX,中游是PTA,下游是聚酯,终端是化纤纺织。由于各自供需情况不同,产业链上中下游的话语权也有所差异。
据了解,由于环保压力加大,PX新增产能数量较少,加之投产周期较长,国内PX产能增速大大低于PTA产能增速。这导致国内需要大量进口PX,近几年PX的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PX行业在整个产业链中议价能力最强,产业链利润也主要集中在PX行业。
从近两年的情况也能看出,在PX—PTA—聚酯产业链供需格局中,PX相对强势,在整个产业链利润分配中占了大头;PTA供应相对宽松,整体是成本定价,涨跌相对被动;聚酯市场和PTA类似,在整个产业链定价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利润经常处在低位甚至亏损。
“往往整个产业链价格上涨的时候,上游原料PX涨幅最大,侵蚀了PTA行业的部分利润,PTA价格上涨又使聚酯产品价格被动跟涨。”王广前表示,但因为涨幅不及PTA,聚酯生产利润也被压缩,甚至最后出现聚酯生产亏损、需求萎缩局面,再反向拖累PTA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PTA生产利润被再度压缩后,自身也停车检修压缩PX的需求,PX供需强势的局面逆转,拖累PX价格下跌,进而缓解下游PTA和聚酯的成本压力。
与以往不同,今年下半年特别是10月份以后,终端需求释放,聚酯环节供需格局率先改善,利润大幅上涨,进一步带动了PTA和PX的市场需求,对应的价格和利润也呈现小幅扩张局面。这种局面和往常的成本推动上涨不同,持续性也强于以往。
在此次调研中,记者了解到,在看到下游聚酯环节高利润后,部分PTA工厂可能会主动收缩下游聚酯工厂的合约货比例,进行货源控制,使贸易商和下游聚酯工厂拿PTA货源进行期现套利的操作减少,从而对整个市场进行一定程度的掌控,以往让利的策略或有所调整。部分PTA工厂认为2017年PTA的生产利润应该会有所好转。
目前,聚酯下游织造企业逐渐由集中备货变为刚性采购。随着春节临近,下游织造企业开工负荷或将跌至冰点,带动需求进一步下滑。
但从此次调研情况来看,每家企业开工负荷调整情况不同,部分企业年底本身就有停车检修计划,还有部分企业表示只要有工人就会高负荷运转。
“今年春节期间聚酯开工率肯定会有下降空间,但鉴于当前生产经营状况较好,以往大规模停车检修的情景或难以再现。”王广前认为,单从需求的角度来判断,年底聚酯价格或出现回落或盘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