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委发布《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6-12-21 CPRJ 中国塑料橡胶佚名8270
核心提示:12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是依据

12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和《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40号)等文件制定而成。

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精华要点不可错过吧!

全国包装企业规模现状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我国包装产业已建成涵盖设计、生产、检测、流通、回收循环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较为完善的体系,分为包装材料、包装制品、包装装备三大类别和纸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包装、竹木包装五大子行业。

2015年,全国包装企业25万余家,包装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8万亿元人民币。

目前,包装工业已位列我国38个主要工业门类的第14位,成为中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装企业存在问题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包装产业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弱,重大科技创新投入和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高新技术难以实现重大突破,先进装备和关键技术进口依赖度高;企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生产模式仍然较为普遍,绿色化生产方式与体系尚未有效形成;包装制造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低档次、同质化产品生产企业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无序竞争现象未能得到遏制。

我国包装工业发展目标

保持产业发展增速与国民经济增速同步,产业发展规模与配套服务需求相适应。到2020年,实现以下目标:

(1) 产业规模。包装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万亿元,形成15家以上年产值超过50亿元的企业或集团,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大幅增加。积极培育包装产业特色突出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2) 自主创新。

(3) 两化融合。大中型包装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处于集成提升阶段以上的超过80%,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由目前30%提高到55%以上。数字化、网络化设计制造模式广泛推广,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取得较大突破。

(4) 节能减排。全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初步建立包装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体系。

(5) 军民融合。军民通用包装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一批军民融合包装基地,包装技术军民通用水平显著提升。

(6) 标准建设。深入开展包装基础标准、包装专业标准以及产品包装标准的研究,形成相关性、集合性、操作性强的包装标准体系。建设全国包装标准推进联盟和包装标准信息化专业网站,建成5个以上包装标准创新研究基地,遴选一批标准化示范试点企业。

包装工业有哪些主要任务?

(1) 实施“三品”战略,集聚产业发展优势

增加包装产品品种,重点发展绿色化、可复用、高性能包装材料,加快发展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成套包装装备,大力发展功能化、个性化、定制化的中高端产品,通过丰富产品品种、优化产品结构拉动需求、驱动消费。

鼓励采用环保型原料和助剂发展可定制的环境友好型塑料包装制品,应用高阻隔、选择透过、环境感知以及宽幅制备等新技术。

培育包装产品品牌。以绿色包装材料、智能包装装备、高端包装制品的研发为重点,加强品牌培育、评价、服务与引导,构建定位、设计、生产、营销、传播、保护一体化的品牌发展格局,打造一批具有较高国内市场占有率和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推进包装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推动装备、技术、标准以及服务走出国门,在境外设立研发、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物流链,重点培植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

(2) 加强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构建创新体系,形成创新人才共育、共享机制。

突破关键技术。围绕绿色包装、安全包装、智能包装领域的关键技术,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促进重大科技成果的孵化、应用与推广。

加快建立包装云设计数据库,重点推行减量和生态设计,着力加强包装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全面提升绿色包装应用与创新水平。

积极发展新型保质保鲜、包装防伪以及生产过程在线检测与监控等技术,重点突破食品药品包装中有害物质识别和迁移检测等技术瓶颈,显著提升食品、药品及军品包装安全保障能力。

注重包装设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积极应用环境感应新材料,实现包装微环境的智能调控,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重点开展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满足包装产业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全溯源链的计量测试需求。

强化示范应用。采取项目投入、应用示范、绩效奖励等方式,支持行业组织开展重大示范工程建设。

(3) 推动两化融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强包装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建设和推广,推进信息技术向设计、生产、流通以及回收循环利用等环节渗透。依托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加强包装电子商务、工业云和大数据等平台的构建。推广商品包装的箱码,推动全球统一编码标识(GS1)作为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身份证”与“通行证”,实现与国际信息数据的接轨。

提升包装智能化水平。以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建立设计、制造、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机制,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大力推广集协同制造、虚拟制造及网络化制造等为一体的先进制造模式,构造智能包装生态链。

大力开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成套装备和高性能包装机械手、包装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加快智能化包装设备及生产线技术标准研制,自主攻克优化设计、智能检测、在线计量和协同控制等包装成套装备共性技术,积极应用具有传感、判断与执行动作的智能端,研发包装专业软件和嵌入式系统,着力提高主要包装工序自动化程度和高速包装生产线及各类先进检测设备的制造水平。

(4) 加强标准建设,推动国际对标管理

促进包装标准体系建设。深入研究标准规范,完善国家、行业、企业等多层次包装标准体系,推广包装基础模数(600×400mm)系列,以包装标准化推动包装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

(5) 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协调发展格局

(6) 培育新型业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促进新型业态生长。加快推动包装产业与生态农业、快速消费品业以及远程物流配送业等领域的跨界融合,发展现代物流包装产业。创新企业经营模式,构建网络营销平台和系统解决方案,积极发展包装电子商务产业。

(7) 开展绿色生产,构建循环发展体系

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包装企业在推广适度包装、倡行理性消费中的桥梁、纽带和引导作用,促进设计、生产及使用者在包装全生命周期主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选择合适品种率先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研究制定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促进政策,依托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优化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链。

发展绿色包装材料。加速推进绿色化、高性能包装材料的自主研发进程,研发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关键材料,突破绿色和高性能包装材料的应用及产业化瓶颈。

重视包装材料研发、制备和使役全过程的环境友好性,推动绿色包装材料科技成果转化,推行使用低(无)VOCs含量的包装原辅材料,逐步推进包装全生命周期无毒无害。

以可降解、可循环等材料为基材,发展系列与内装物相容性好的食品药品环保包装材料,提高食品药品包装安全性。

重点开发和推广废塑料改性再造、废(碎)玻璃回收再利用、纸铝塑等复合材料分离,以及废纸(金属、塑料等)自动识别、分拣、脱墨等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采用先进节能和低碳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及装备的推广应用,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绿色化。

此外,该指导意见还列出了完善包装管理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教育科技支撑和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等保障措施。

有关该指导意见的全文,请参考工业和信息化部:http://www.miit.gov.cn/n1146290/n4388791/c5426038/content.html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