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成功企业离不开人工智能人才”

   2016-12-20 南方日报佚名4590
核心提示:  科学进步推动技术发展,但人工智能似乎是个例外。12月17日,在深圳举行的2016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上,不少专家表示,人工智
   科学进步推动技术发展,但人工智能似乎是个例外。12月17日,在深圳举行的2016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上,不少专家表示,人工智能发展由产业界推动,以技术应用为先导,推动科学的深入研究。目前,智能科学尚散落在我国教育体系的各个学科之中,属于“寄人篱下”的状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提议,国家应该将“智能科学与技术”作为一级学科,以适应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育的时代迫切需求。

 

  “机器人的手是温暖的”

 

  “智能科学的发展进入到非常蓬勃的时期,认知科学是人工智能下一阶段发展的关键。”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表示,未来五年人工智能的五大技术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视觉的解剖学发现,人的神经网络单层之间有反向连接,视觉智能运用反向连接之后,在环境建模和识别效率方面大大提高。“将来机器人会有更丰富的感知,比如人工皮肤,机器人的手是温暖的,有感知的,知道和小孩牵手力气不要太大,否则他会痛。”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医疗专委会主任班晓娟表示,智慧医疗如今非常受重视。中国很快将步入老龄化社会,现有的医疗条件无法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需要通过人工智能来解决医疗问题。“智慧医疗可以利用大数据为医生提供远程信息服务,还可以减少患者就医的时间成本,加快医疗服务。”

 

  “未来成功企业离不开人工智能人才”

 

  “给智能科学与技术这个‘黑孩子’上户口”

 

  “这些产业应用反向推动了人工智能的科学研究,学者们等来了智能科学的春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蕴红表示,在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华人学者具有很大的优势,已经有很多人被大公司挖去,更有不少学者投入到创业的大潮中。“事实上,在这个领域的应用大规模爆发的时候,人才是短缺的,所以我们从增设学科的角度,也在做方方面面的工作。”

 

  “智能科学与技术目前散落在各个学科里面,需要将其确立为一级学科,给这个‘黑孩子’上户口!”李德毅提议,从培育当前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的时代紧迫性出发,“智能科学与技术”应该成为国家一级学科,可以聚焦智力人才培养的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强烈需求。

 

  “智能学科几乎覆盖全社会所有的领域,今后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离不开人工智能的人才。”李德毅表示,智能学科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特色,在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不同层次上,应该有独立的课程体系。

 

  “一个人做科学,就要五个人做技术”

 

  “中国的智能制造更强调的是工匠精神,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量更大,有一个人做科学,就要有五个人做技术。”李德毅表示,智能学科需要培养大量的技术性人才,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巨大生源,为其创造广阔的就业机会。

 

  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那么,学术界和产业界在人工智能发展的道路上应该如何互动?科学研究是否应该提前布局,提前多长时间布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副所长刘成林建议,对于比较理论性的前沿交叉科学,学术界对产业界有价值,可以提前十几年投入。如今大多数的研究是应用性研究,可三到五年投入。“当他们博士生三年毕业的时候,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转换成产品或者某个技术环节。”

 

  如何在九死一生的人工智能创业中杀出重围?

 

  挖掘细分领域 整合技术市场

 

  2016年春天,AlphaGo击败世界围棋选手,标志着人工智能历史性突破,更引发了一波创业热。然而,2016年的另一个流行词是“资本寒冬”,从大量失败的创业项目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既是风口也是泡沫。在2016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上,不少投资人表示,一些人工智能的创业者走入了误区,重视技术,却忽视了市场转化。必须对客户需求有深刻洞见,找到好的应用,在一个细分领域精准打击。这是投资人给创业者指出的一条明路。

 

  “下半场一定在自动驾驶领域”

 

  赛伯乐中国投资高级合伙人张峻表示,目前中国是最好的创业时期。“虽然近期有过三位投资人380多个天使轮项目全军覆没的消息,但作为创业土壤的硅谷也只有5%的成功率,我国低于5%是正常的。”然而,不管是在硅谷还是中国,总有一批最聪明、最有野心、最勤奋的年轻人从里面杀出来。张峻提醒创业者做好充足的准备,要有成熟的团队、核心技术和项目经验等条件。

 

  人工智能对创业者要求很高,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应用。第四范式创始人兼CEO戴文渊表示,人工智能要实现产业落地需要具备五大条件:首先要有数据,其次要有明确的业务定义,然后要懂算法,还要懂如何去设计架构以及如何设计产品。

 

  人工智能技术遍布各个领域,当下的机遇和爆发点在哪里?张峻认为,前年爆发的是可穿戴设备和智慧家庭,去年是VR和无人机,今年摩拜单车和OFO又成了热门。“我们会在一个细分行业去精准打击,还要把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注入进去,让你团队快速做强做大。”

 

  “我认为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领域最先落地产生、商业价值最大的应用。”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表示,摩拜单车、滴滴打车这些共享的出行方式只是交通出行领域的上半场,下半场一定在自动驾驶。“未来的汽车就是人工智能的平台,几乎是将各项技术整合在里面。”

 

  “宁可缺技术,也要懂市场”

 

  “从实验室研究到工程实现是当前做得比较好的,然而从工程实现到产品运用才是创业最重要的环节。”机器之心创始人兼CEO赵云峰如是说。张峻也强调,即使技术和硬件再成熟,在商业化的路上也只走了10%,创业还需要把目光聚焦在客户身上。他表示:“作为投资人宁愿投资缺乏技术能力,但是对客户和市场非常了解的团队,也不会选择技术一流但不懂商业行为的团队。”

 

  张峻此前从事技术研发,后来转向投资领域。他提醒创业者,科研出身的创业者千万不要被科学家的光环所迷惑,即使已经掌握了很好的技术,在进行商业行为的时候也要找到合适的合伙人,这一点至关重要。

 

  “创业者是否是高学历其实并不重要,做美图秀秀的人也没上过大学。”黄明明认为,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见,才是优秀企业最核心的能力。他举例说,对于“汽车托盘的直径是7.5公分”,普通消费者并没有概念;而“汽车之家”告诉消费者,“你放一个中杯的可乐,在急转弯的时候杯子不会倾覆”。消费者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描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