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黑科技也不是复读机 机器人进化到哪了?

   2016-12-14 南方网佚名7950
核心提示:  AlphaGo击败李世石、自动驾驶技术逐步实现应用、谷歌、微软等巨头相继推出人工智能平台2016年是人工智能爆发的一年。作为人工
   AlphaGo击败李世石、自动驾驶技术逐步实现应用、谷歌、微软等巨头相继推出人工智能平台……2016年是人工智能爆发的一年。作为人工智能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智能机器人在这一波风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少随着好莱坞大片成长起来的“吃瓜群众”认为,变形金刚、高达、终结者、钢铁侠这类机器人能上天、能入地,他们就是“黑科技”的代表。

 

  然而,在近日举行的2016T-EDGE年度盛典上,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就明确表示:“现阶段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智能机器人现阶段的技术或数据,在不断进化和发展,以人类的视角过分要求机器人是不正确的。”

 

  来自北京进化者机器人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学家王巍也持相同观点,“我们在讨论机器人的智能时,不能脱离特定的场景设置。”在北航机器人研究所沉浸多年的王巍对机器人研发具有丰富经验,“尤其对于家用智能服务机器人来说,研发人员是基于家庭场景的模拟,来打造人工智能系统,在这个领域,充分开发机器人的功能。”

 


 

  即便在全球公认机器人技术最为发达的美国,有关智能机器人的认识也并无太多不同。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工智能系统中心创始人Russell教授曾经在著作中做出阐述:目前阶段,智能机器人技术还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即通过编程,让机器人表现出类似人类的智商,这一智商水平,也仅仅是针对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相比起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业内大牛的认知,普通大众对智能机器人的了解目前还停留在起步阶段,现在就来看看存在的几类误区。

 

  图片1.png

 

  误区一:智能机器人能像人一样随机应变互动聊天

 

  《钢铁侠》中,托尼·斯塔克的人工智能管家,贾维斯,能独立思考,会帮助主人处理各种事务。贾维斯没手没脚,全程只有对话没有画面,以一口地道的伦敦腔“出镜”,彬彬有礼又尖刻幽默,总是和钢铁侠插科打诨,甚至能说出斯塔克的心声。

 

  进化者机器人公司首席科学家王巍告诉我们,这种场景目前全球仍没有公司能完全实现,“人类的语言不仅仅是由简单发声和语法组成,更庞大和复杂的是情感因素。”

 

  王巍教授解释说,虽然机器识别人类语音的能力已经有了巨大进步,但人们不管在进行什么形式的对话,也不管对话内容如何,情感因素都在无形影响着对话的方向和逻辑,尤其在自由对话时,内容很难预测。人类之间融洽的对话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何况是正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的智能机器人。

 

  情绪则是另一种神秘的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只存在于人类脑海中。“目前关于情绪的量化研究正在探索中,还有大量的功课要做。”王巍教授介绍,“如果有朝一日,人类能够分析清楚情绪的作用机制,并将之通过科学手段模拟出来,那么智能机器人和人类的互动水准,也将大大提升。”

 

  等到那一天,也许人人都会拥有自己的贾维斯,成为“钢铁侠”。

 

  误区二:智能机器人,既能帮我辅导孩子功课,又能帮我投资理财

 

  在许多消费者看来,家庭智能服务机器人定位是服务家庭,那么就应该为所有的家庭成员都提供优质的服务,能胜任家庭里的所有工作。

 

  实际上, 一个家庭的成员,老人、父母、儿童等,分别属于不同的人群,每个成员又有不同的家庭分工。让机器人满足所有家庭成员的需要,只是一种相对理想的状态。

 

  我们知道,AlphaGo由巨头谷歌旗下公司精心研发,这台智能机器人击败了众多围棋大师,但它除了下围棋,其他什么都不会,你甚至不能和它进行对话。

 

  对现阶段的智能机器人来说,鱼和熊掌还不能兼得。

 


 

  以进化者机器人公司研发的家庭服务型机器人小胖为例,它定位于儿童教育和陪伴,因而AI系统的设置、机体结构的设计,针对的都是4-12岁的儿童。小胖可以冲孩子做鬼脸,给孩子讲童话,教孩子说英语,但却不能帮妈妈投资股票,不是小胖不能,是小胖的设计者并没有这么设计。

 

  图片2.png

 

  误区三:家用智能机器人能“自主”行动 连续完成任务

 

  对于家用智能服务机器人来说,语音互动、人脸识别只是最基础的功能,能不能在家庭环境的场景下准确地“找准路”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问题又来了,现阶段的机器人还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它是不是必须在人的操作下才能行动?

 

  何况,总有那么一些不爱整洁,不爱收拾屋子的“主人”,家用机器人能在乱糟糟的家里行动自如吗?

 

  再以进化者机器人小胖为例,小胖的移动速度相当于成人慢行速度,看似蠢萌的动作,背后却有海量算法支持。

 

  设想一下,早晨,妈妈正在准备孩子的营养早餐,又要给爸爸准备出差衣物,孩子却还在赖床,妈妈已经忙的晕头转向。于是,机器人小胖出马了,一到预设的提醒时间,他睁开眼睛,明确自己的任务,开始自主移动。

 

  首先出充电桩,接着扫描地图节点,计算去孩子房间的大致路线。随后,小胖避开妈妈拉开的椅子,绕开爸爸放在地板上的行李箱,再经过双目识别计算距离,准确地通过孩子房间开着的门,播放了闹钟。

 

  这些“自主行为”的前提是,人,提前预设了这些命令。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小胖自建地图、海量数据、自动计算和红外检测、超声波避障等基础技术上。进化者机器人的研究团队耗费了好几年时间,才将这一技术运用在量产化的机器人小胖身上。

 

  综合来说,现阶段的家用智能服务机器人,可以针对某些领域为人类提供优质服务,但希望它样样精通却还需要时间。在人工智能即将迎来爆发的今天,不仅仅是研发人员,消费者作为这一技术最直接的体验者,也在见证着历史。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