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竞争
近年来不少机器人企业都经营不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找准定位,单纯模仿是不可能成功的。企业需抓准细分市场,自主开发应用和配套服务,避免扎堆而上。在国外大公司已做好专利布局、技术封锁趋于严苛的大背景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应该改变这种仅仅依赖核心元件进口而提升机器人品质的发展方式,要“另辟蹊径”实现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跨越发展。
细分领域
在关键零部件上,我国与国际相比尚有差距。但我国产业发展也不是完全没有优势,我们的优势在于细分行业的应用。我国制造业规模、门类均是全球第一,各机器人企业,无论是本体、零部件、还是集成商都更熟悉我国各个制造业领域的行业特点。传统的应用领域是汽车,从全球来看,一半以上的机器人应用于汽车行业。从今后发展趋势来看,工业机器人的主战场是量大面广的制造业。面对制造业中不同细分行业的具体应用,围绕应用来开发,企业定会有所作为。所以,从产业总的发展来说,我国机器人企业更熟悉我们自己的市场。机器人产品需要跟工作单元、生产线集成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核心零部件
资料显示,我国工业机器人主要集中在本体和集成端,原因在于核心零部件缺失严重抬高国内工业机器人成本,制约行业发展。从成本上来看,核心零部件占工业机器人成本大头,约72%左右。多轴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构成中,机械本体约占22%;伺服系统约占24%;减速器系统约占36%;控制系统约占12%;其他外设约占6%。总体上,当前国内机器人处于低级阶段,还停留在很低端作业上,技术含量不高,而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成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