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科技相互驱动 人工智能跨界花火闪耀投资界
2014年时,无人机尚未在媒体频繁亮相,随后逐渐成为资本、技术焦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则很少有人敢投资无人机,尤其是2C端的初创无人机公司。无人机行业门槛偏高,需要集成的专利也多,更需要强大现金流的支持,所以只有那些实力强劲的无人机公司才能得到投资人的青睐。
无人机的前路
无人机的一个行业应用方向是农业植保,但是多不赚钱。为什么?第一个逻辑很简单,植保机的竞争对手不是飞机,而是廉价劳动力。在中国的农业实践中,雇佣人力撒农药的成本并不高。其次,无人机喷洒农药只能洒到作物的顶部,根部很难覆盖,效果不见得好。另外,飞机的维护费用很高,如果不能保证100%的无事故率,成本就很难降下来。那么,为什么还有如此众多的无人机公司投身到农业植保行业呢?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扶持和补贴从而降低了作业的成本,才留有一定的盈利空间,假如政府补贴减少,则意味着成本的上升和竞争的加剧。从这层意义上讲,现阶段无人机在农业植保领域产生的价值有限,未来的发展也具有不确定性。
现阶段的无人机物流也未到成熟的时间点。大家看到亚马逊在切入物流市场,我的理解是亚马逊在为十年后布局,这是一场持久战。为什么这么说?
物流是一个尽量压缩成本并不断扩大规模从而盈利的行业,任何新技术的应用都需要满足至少其中一项才能大规模推广。从目前的无人机技术发展水平来看,如果继续采用现有的地面站和无线链路技术,很难在山区等复杂地形的地区实现飞行和投递,除非加大成本采用新的通讯技术或者卫星天线的技术;加上当前无人机的定位精度不够高,无法实现点对点的精准投递,还需要人工甚至是专业人工的介入;另一方面,用于物流的无人机还需考虑载重可靠性的问题,甚至续航、抗风性等都会影响飞行,相比现有的运输方式,货物安全抵达的风险更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增加人力物力成本,从而减少盈利,所以当前不具备在物流行业大规模应用推广的条件。
无论对于投资人还是创业者来说,还是应该先冷静看清行业的发展现状,再做决定。
人工智能的想象和现实
80年代很多人就能意识到互联网的价值,但他们没能想到互联网带来的价值会如此巨大。不少人在说,大数据非常有价值,但是大数据时代什么时候真正来临?和十年前相比,今天无疑已经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因为今天的数据量是十年前的上百倍。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技术的成熟度永远是相对的概念。
我们要持续关注这些行业的技术成熟到了什么程度。如果知道人工智能的趋势,就知道技术奇点一定会来临。但具体时间无法判断,可能几十年,也可能上百年。一旦到了临界点的时候,多项组合就会带来质变。这个时候,是创业的成熟时期,也是投资的最佳时机。
人工智能的想象和现实存在一定差距。然而,从简单到复杂,往往只有一步之遥。未来是属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时代。现阶段的机器人本质就是一个自动化装置。比原来的工业自动化装置多了一个轴臂之后就叫工业机器人;吸尘器增加了导航和传感器之后,就变成了扫地机器人;智能手机无非只是运算能力更强,换了操作系统,有很多APP。
2014年,谷歌6.6亿美金收了一家叫做DeepMind的公司。这家公司在伦敦只是一个60人的小团队。DeepMind专注于两个方向:一方面他们利用人工智能管理帮助谷歌省电;另一方面他们做了下围棋的程序。当时他们饱受质疑,因为如果要赢李世石这样的高手,背后的计算量非常庞大。后来这个团队做出了Al-phaGo,再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AlphaGo战胜了李世石,向所有人证明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巨大潜力。
2015年我们投了一家公司叫NovuMind。创始人吴韧和DeepMind的创始人背景很相似。Novu-Mind专注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异构计算,他们打造了一台超级计算机,现在速度已经超过了GoogleBrain百倍之多。
人类正在经历从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历程。目前,不论是无人机、扫地机器人,还是烹饪机器人,很多智能硬件都只是一个自动化装置,核心决策还是由人类来做。人工智能的算法实际上相当于这些自动化装置的大脑,中间衔接的纽带是大数据。有了更多的数据之后,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不断优化,机器才会变得更加智能,更趋近“人工智能”。
投资的坐标系
我非常欣赏的一位投资人是孙正义,他在上世纪80年代就看到了互联网未来发展30年的机遇。孙正义成功投资了盛大、阿里巴巴、雅虎、新浪还有网易等著名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从孙正义身上,我总结出一条投资的铁律--投资要基于对趋势的判断,形成一个坐标系。在这个坐标系上,要押对领域。
我认为未来30年是人工智能不断增强的时代。它会沿着传统的自动化行业不断用新的技术武装起来,然后演进。我看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它们会在哪些领域改变人类社会,商机就存在于这些领域背后,即投资布局的重点。
做任何一家公司,成功的关键在于解决这个时代人们的痛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里那些能够解决各种各样痛点的公司,就是我们的投资目标。在这个坐标系上,判断过早会成为先烈,切入太晚则没有机会。投资应该在拐点之前。判断拐点是否来临,要看哪几个领域已经开始突破并走向成熟。
我认为,真正好的投资人,一定先对行业有精准的理解,再主动去寻找投资坐标系上那些顺应历史潮流的公司。很多投资人是“碰”项目,当然我们也会,但我们的“碰”一定是基于对坐标系的认知,去判定某个项目是否在我们的主航道上。如果是,就勇敢下注。我们也会看这家公司是否有技术壁垒,从而判定是不是正确的赛道。此外,创始人的个人素养也是关注的重点。
就项目来源而言,我们会主动与全球各大高校合作。美国的一些排名靠前的机器人专业我们会密切关注,比如美国的伍斯特理工学院(WPI)和麻省理工学院(MIT)。
举个例子,我们在波士顿投了一家公司叫OneCook,它就是我们坐标系上的公司。团队研发了一款炒菜机器人:智能炒菜,一键完成。投OneCook的逻辑很简单,有人觉得烹饪很难,OneCook可以智能化的解决这个难题。
国外的食材供应系统比较发达,你可以在超市买到放置在标准化袋子里的半成品食物。通过OneCook机器人,配备标准化食材包,通过温度控制等,自动化完成烹饪。但OneCook的价值不止于此,它正在构建一个类似AppStore的生态,向每一位烹饪参与者开放。在这个生态中,App的开发者变成了菜单的开发者。大家可以上传自己的菜单与其他人分享,从而大家能够下载由别人开发的菜肴,只要准备好标准化食材就能享用美味。基于互动和社会化评价,不同菜单还会各自的评分。
从新兴技术的发展规律周期曲线来讲,当其价值被许多投资人和创业者所觉察时,会伴随大量资金的进入,继而到达一个阶段的峰顶。优胜劣汰的过程中,很多企业会死掉,行业又会回归理性。一些沉淀下来的企业,会慢慢解决行业所面临的问题。
今天来看,现在最成功的项目多是2008年左右出来的。在大家都不敢投资的时候,更要冷静地去看待市场环境。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人会越来越懒。实际上,人类进步的过程就是机器代替人工的过程,从而解放劳动力,创造更大的价值。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后面的黑盒子,相互驱动。我认为以后生物制药、人工智能、大数据,一定是相互结合,跨界产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