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12-12 中商情报网佚名10140

  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发展动力。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水电开发和建设管理体制,提升流域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提高水电建设和装备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坚持共享发展,促进脱贫致富。坚持水电开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把水电发展和促进移民脱贫、增加群众资产性收益相结合,把水电发展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让地方和移民共享水电发展成果。

  坚持开放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推动水电装备、技术、标准和工程服务对外合作。

  (三)发展目标

  全国新开工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电站各6000万千瓦左右,新增投产水电6000万千瓦,2020年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8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4亿千瓦,抽水蓄能4000万千瓦,年发电量1.25万亿千瓦时,折合标煤约3.75亿吨,在非化石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西电东送”能力不断扩大,2020年水电送电规模达到1亿千瓦。预计2025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4.7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8亿千瓦,抽水蓄能约9000万千瓦;年发电量1.4万亿千瓦时。

 

  三、规划布局

  (一)常规水电站

  根据我国水能资源具有的明显区域分布特点和开发现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西部和东中部水电开发。

  西南地区以川、滇、藏为重心,以重大项目为重点,结合受端市场和外送通道建设,积极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开发。继续做好金沙江中下游、雅砻江、大渡河等水电基地建设工作;积极推进金沙江上游等水电基地建设,建设藏东南“西电东送”接续基地。西北地区适应能源转型发展需要,优化开发黄河上游水电基地。发挥水电的调节作用,实现水电与其他能源的多能互补。加强流域梯级水电站群联合调度运行管理。到2020年,西部常规水电装机规模达到24000万千瓦,占全国的比例为70.6%,开发程度达到44.5%。

  东中部地区优化开发剩余水能资源,根据能源转型发展需要,优先挖潜改造现有水电工程,充分发挥水电调节作用,总结流域梯级水电站建设管理经验,开展水电开发后评价工作,推行中小流域生态修复。到2020年,常规水电装机规模达到10000万千瓦,占全国的比例为29.4%,开发程度达到82.7%。

 

  (二)抽水蓄能电站

  统筹优化能源、电力布局和电力系统保安、节能、经济运行水平,以电力系统需求为导向,优化抽水蓄能电站区域布局,加快开发建设。

  ——华北地区。服务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和核电不断增长需要,抽水蓄能电站重点布局在河北、山东,河北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兼顾京津冀一体化的电力系统需要。规划2020年装机规模847万千瓦,“十三五”期间开工规模约1200万千瓦。2025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约2300万千瓦。

  ——华东地区。服务核电和新能源大规模发展,以及接受区外电力需要,统筹华东电网抽水蓄能站点布局,抽水蓄能电站重点布局在浙江、福建和安徽。规划2020年装机规模1276万千瓦,“十三五”期间开工规模约1600万千瓦。2025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约2400万千瓦。

  ——华中地区。根据区域内电力系统特点和运行需要,按照区域电网调度需求,合理布局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抽水蓄能电站重点布局在城市群和负荷中心附近。规划2020年装机规模679万千瓦,“十三五”期间开工规模约1300万千瓦。2025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约1600万千瓦。

  ——东北地区。服务新能源和核电大规模发展需要,统筹东北电网抽水蓄能站点布局,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规划2020年装机规模350万千瓦,“十三五”期间开工规模约1000万千瓦。2025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约900万千瓦。

  ——西北地区。服务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和电力外送需要,重点围绕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基地及负荷中心合理布局,加快启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十三五”期间开工规模约600万千瓦。2025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约400万千瓦。

  ——南方地区。服务核电大规模发展和接受区外电力需要,抽水蓄能电站重点布局在广东。规划2020年装机规模788万千瓦,“十三五”期间开工规模约300万千瓦。2025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约1400万千瓦。

 

  四、重点任务

  (一)水电前期工作

  ——开展水能资源调查。全面完成西藏水能资源调查,组织发布四川水力资源复查成果。根据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发挥水电运行灵活特点和调节作用,对东中部和西北地区开展优化、挖潜开发的水能资源量进行调查和评价。适时启动河流水能资源开发后评价工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