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立秋吃西瓜、立冬吃饺子,除了这些,你对二十四节气还有哪些了解?二十四节气为啥能申遗成功?
古人观察太阳运动形成“二十四节气”
中国“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
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主任张旸介绍,古代中国的历法是“阴阳合历”。“阴历”是根据月亮的圆缺,有初一、十五。而二十四节气是“阳历”,是古人根据太阳的周年运动来制定的。“古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的运动、不同的位置,按照太阳的平黄经,每隔15度划一个节气,形成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指导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每次迎来节气都会精确到几分几秒,张旸介绍,这个推算是紫金山天文台做的。“每年的天文年鉴里,专家会根据太阳黄道运动,推算出新一年的历法。”他表示,这是中国古代天文的特殊历法,由此形成了对气候、民俗、生产、生活、精神信仰等一系列体系,是世界独有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