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全国大部分城市经历了“一秒钟到冬天”的降温。对曾引爆微博、微信客户端的现象级网红PAPI酱来说,今年的冬天真有点冷。先是一条罗辑思维全面撤资PAPI酱团队的新闻上了热搜,然后其背后投资人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赶忙出来,撰文“澄清”误会——接连几天,讨论PAPI酱是不是要过气了的微博热帖不断涌现。
数据显示,进入今年三月份以来,PAPI酱的百度指数呈不断下滑趋势,她的腾讯视频播放量、秒拍视频与优酷视频的播放量也有类似的下滑风险。与此相反,另一位实力网红——咪蒙,依旧占据着内容生产的高峰,篇篇微信推文阅读量都在10万+,点赞人数屡屡突破4万+。最新的一篇稿子,《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一经放出,便引得江湖血雨腥风,对哭与对骂的跟帖不计其数!
同是内容女王,为什么“前景”差别这么大呢?
按照熵增原理,孤立热学系统的熵是不断增加的。同理,宇宙、企业、品牌的“内在”演化方向也是从有序走向无序,粉丝黏性或用户黏性也是如此。因此,要想维持一个系统的有序性,亦即维持一个品牌的持续热度,必须源源不断地向其中注入能量,以及信息巩固之。
PAPI酱与咪蒙最大的区别:前者的视频止步于搞笑、有效,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意愿”;而后者既洒鸡血,也卖鸡汤,她的“意愿”非常明确,就是要炮制一碗碗都市“毒辣鸡汤”,凡追随她的粉丝莫不为此而来。
对咪蒙而言,用于巩固自己品牌热度的信息,就是自身团队与粉丝皆坚守的这份“意愿(Will)”。意愿是一个文化概念,它也可以说是一份被咪蒙经过深思熟虑、凝聚了共识的,最后烙印在粉丝脑海中,并时时被提醒、处处被强化的思想。
再比如,非洲为什么始终强大不起来?因为“非洲”这个品牌下的人,并不认为自己是“非洲人”,他们认为自己是某个部族的人。同理,始终强大不起来的公司或品牌,他们的用户必定不持有相同的“意愿”,二者互为因果。可以说,排除了金钱因素后,分崩离析的公司或品牌,就像一个破裂的婚姻或家庭:问题出在不是“意愿”太多,而是太少。
强大—意愿(Will)=外强中干
根本观念如果被颠覆、抛之脑后,创始人也好,员工也罢,粉丝或用户也好,就再难“同心同德”,分裂、背叛、混战必接踵而来。
在我们讨论Papi酱视频吐槽生动有共鸣的时候,但却唯独缺少难以形成咪蒙式的情绪感染力。也可以说这是一份被咪蒙经过深思熟虑、凝聚了共识的被时刻提醒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