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光明乳业超过1/4收入的莫斯利安去年出现了上市四年来的首次收入下滑,这也让光明乳业变得很被动。光明乳业总裁朱航明日前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在做常温奶方面,光明乳业确实不及伊利与蒙牛,后来者居上,今年莫斯利安的市场份额很有可能被伊利安慕希所超越。
与此同时,今年常温酸奶行业也将出现50%-60%的增长,这也给光明“大单品”的发展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朱航明表示,明年会在产品创新方面再做努力,此外北方市场和奶粉事业部的扭亏也是重中之重。
莫斯利安
不可能永远是老大
光明乳业是常温酸奶领域的行业先行者,明星产品莫斯利安于2011-2014年在行业内扮演了排头兵的角色,这也一度让光明乳业由此名声大震且引以为豪。公开资料显示,莫斯利安在2015年之前的四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350%、123%、106.5%和85%,但是到了2015年莫斯利安的收入却出现了1.44%的微降。而另一组数据显示,莫斯利安2015年58.74亿元的收入占到了光明乳业超过1/4的收入。
明星大单品的收入下滑一度让光明乳业压力倍增。朱航明对此称,首先常温酸奶行业的整体发展依然是向好的。“预计今年有50%-60%的增长,这说明中国消费品市场是有希望的。”
朱航明进而表示:“我也承认蒙牛、伊利做常温产品确实是在市场、渠道,包括经销商的体系、手段上经验丰富,经销商的基础也比较好,它们的市场份额一直在增加,甚至于今年可能会超过莫斯利安,我认为也是非常正常的。当然,我们也会去努力。目前从三季报上看,莫斯利安是同比增长的,虽然增长幅度比较小,但是还在增长。”
有行业人士透露,光明莫斯利安的最大劲敌是伊利安慕希,数据显示,安慕希在2014年底销售额已经接近10亿元,2015年更是完成了500%以上的增长。若按此计算,2015年该产品年销售额就已经接近50亿元。
为了保留住莫斯利安对光明乳业的整体贡献,今年光明乳业也对莫斯利安的口味进行了调整,新增两个系列产品。朱航明称,未来仍然会在产品创新上做研究。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向低调的光明乳业,为了给老产品注入新活力,通过签约明星来刺激消费,与之伴随的是,大量的广告投放以及品牌落地活动。光明方面并未透露具体的支出,但是有行业人士透露,“重金打造销量”是乳制品行业的潜在规律,但是集中宣传过后,后市会如何仍存变数。
华北和奶粉事业部
2017年要减亏
由于更加擅长低温奶业务板块,光明乳业的发展更多地聚焦在了华东地区,这也使得光明在乳业新竞争中,没能赶上伊利、蒙牛等龙头企业的步伐。去年,朱航明就曾表示,光明未来会加快“北上”的步伐,包括在自身所擅长的低温业务板块,围绕北京市场进行突破。
谈及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事业部,朱航明介绍,过去一年的经营确实有改观。“华北事业部去年亏损将近1.3亿元,而到今年月末亏损额度为2000万元,也就是说只是去年的零头。”朱航明称,这与去库存有一定的关系,此外加强内部管理也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光明乳业华北地区部总经理陆俊飞补充道:“之前一些渠道投入非常大,但是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从执行渠道一条腿走路变成了多条腿走路,包括产品渠道等都做了一些优化。未来我们还会提升差异化,在一些重点产品方面做创新,持续提升华北地区的盈利能力。”
除了液态奶、酸奶的竞争外,婴幼儿配方奶粉也成为行业的竞争热点,包括北京企业三元也将奶粉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板块来进行挖掘,但是相较于其他大型乳制品企业,光明在奶粉业务板块上一直处于弱势。
对此,朱航明介绍称,光明的奶粉业务板块历史悠久,实际上光明在很早之前就从新西兰定制了培尔倍瑞这个品牌的奶粉。但是由于一直以来以做液态奶的方式去做奶粉,包括市场推广、渠道铺设都是如此,因此奶粉业务板块一直没有做大做强,奶粉事业部总经理都已换了几任,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去年奶粉业务板块发展到极致,一个小小的奶粉事业部去年1.2亿元的亏损,这是让我非常诧异的经营结果。”朱航明介绍,今年光明乳业下了很大的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做好奶粉业务板块,希望2017年有一个比较好的表现,“这也是我们的目标和愿望”。
海外资产
逐步引进产品和技术
如果说在全国化布局上落后于第一梯队、在常温酸奶强势板块被同行赶超,那么在国际化的步伐上光明乳业则借助集团的平台,要比别人迈得更大、更快一些。光明乳业已相继收购了新西兰新莱特乳业、以色列乳品龙头Tnuva,业内人士指出,一系列收购整合完毕后光明乳业将成为第一个完成上下游整合、国内外联动的乳品龙头。不过,朱航明指出,海外战略的影响体现在光明乳业自身,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以2015年上半年为例,新莱特乳业的收入下滑了25%,光明方面当时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光明乳业的整体业绩。不过,由于对新莱特进行了系列调整,目前这一海外资产的境况开始好转。“我们抓住了一个非常好的时间,让新来特在新西兰主板上市,解决了不断投入的资金筹集问题,今年又是新一轮的增发,说明这个企业已经进入非常好的发展阶段,最差的时候一年亏损5000万元左右,现在每年盈利有1亿多元。”朱航明介绍。
乳业专家宋亮指出,海外拓展是目前国内大型乳企的共同选择,但不论是布局海外奶源还是并购海外资产,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融合,如何将海外的技术和经验应用于国内市场,促进内功。光明对此也有自己的打算。“以以色列Tnuva为例,它对光明的贡献一是原料上可以做直接的贸易,比如乳糖。此外,Tnuva生产的冷冻蔬菜今年已经第一批进口到上海,在上海一些高档消费场所进行销售。”朱航明继续介绍,除了上述品类上的合作之外,光明乳业未来也将借鉴Tnuva制作乳制品的技术、供应链系统以及中央厨房的理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