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将走进医学临床 国产厂商仍聚焦下游

   2016-11-11 一财网佚名6050
核心提示:“现阶段3D打印的临床应用最大的挑战还是在收费环节,作为医疗项目3D打印的收费尚未获批,目前也多是用科研经费在做临床,但这并不是长远之计。”日前,上海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研究所所长刘锦纷教授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3
    “现阶段3D打印的临床应用最大的挑战还是在收费环节,作为医疗项目3D打印的收费尚未获批,目前也多是用科研经费在做临床,但这并不是长远之计。”日前,上海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研究所所长刘锦纷教授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3D打印的临床应用已经在CFDA(国家食药监总局)的申请过程中,预期一到两年或可获批。

计算机建模比“打印”更重要

    “对于复杂先天性的心脏病患儿的治疗,常常手术时间会超过5到8个小时。而如果我们可以在术前进行打印、模拟,就可以让医生更好地对手术预期有所了解,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刘锦纷说。

     据他透露,经过十年时间的发展,3D打印在心脏手术领域的应用早已走出心脏模型打印的初级阶段,计算机模拟+打印可以为医者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3D打印在心脏手术

      以隶属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旗下的“儿科3D数字医学研究中心”此前成功完成的一项血流动力学计算模拟研究为例,通过虚拟手术设计及计算血流动力学模拟,生动展现了预测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定量化改变及血流运动轨迹,从而为降低手术风险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众所周知,心脏是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最早形成并发挥功能的器官,其发育过程中与血流动力学影响息息相关,在运用于治疗时,利用计算机血流动力学特性模拟分析,临床医生可以开展基于个体化医学影像数据三维重建计算机辅助3D虚拟手术的设计,从而寻找符合患者个体化最佳血流动力学状态的手术方案。

    目前,这一技术已为诸如心外管道FONTAN手术、肺动脉环缩术、改良体肺分流术,以及气道畸形、胸骨畸形等患者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除此以外,研究中心的人员利用计算机重建技术还可以3D打印患者个体化解剖模型,帮助医生在术前更加直观地了解患者个体化心血管的解剖学结构,比如心脏缺陷的形态、大小、位置、程度,以及周边组织的结构等。

“对于疑难、复杂罕见病人我们会推荐使用这样的3D解决方案,如果得以推广到临床,未来有3%~5%的心脏病人可以因此受益。”刘锦纷说。

3D打印产业化仍遥远

      3D打印从梦想走进现实,仍要跨过两道重要门槛,一道是上游的“软件设计”,另一道在于服务的收费环节。

3D打印软件及服务供应商玛瑞斯(Materialise)中国区总经理Kim Francois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在目前,日本已经将3D打印技术产生的一些费用纳入了保险条目,例如:根据患者CT数据对病灶部位进行三维重建,手术规划和手术预演这样的一套服务和处理,保险可以报销大约1800元人民币。不过在国内,3D打印仍不属于合规的临床收费医疗服务,也尚无保险公司可以提供相应的报销服务。


“这个行业未来的趋势一定是产业化,但现在大家都是在靠科研经费在做3D打印手术应用的探索,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刘锦纷对此表示,不过据他透露,目前3D打印服务目前已在CFDA申报过程中,并有望在一两年内获批。

产业化的另一个难点在于软件技术的突破上。

   “这些年我们看了很多国产3D打印服务的供应商,它们在打印服务上可以说并不逊色于进口厂商,甚至性价比更高,但是在3D模型的设计上,也就是说在软件实力上与进口厂商还是有差距。”刘锦纷透露。

他表示,国产3D打印供应商目前的主要竞争仍聚焦在下游的打印制造环节,但这一环节实际盈利空间有限,但在3D医疗服务的手术设计、计算机模拟上仍有很大发展空间,目前并未获得国产厂家广泛关注,包括Materialise在内的进口厂商包揽了国内前期3D打印计算机设计服务,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这些进口供应商占据了市场份额的90%以上。

   “其实有时我们也会感到头疼,因为很多医院会使用一些盗版的设计软件,那么在临床使用时就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是在国外就不太会遇到这种情况。” Kim Francois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