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再支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

   2016-11-03 南极熊佚名8470
核心提示:近日,工信部又对3D打印放大招了,明确支持我们这个行业。今天给网友希望分享出来。 近日印发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重点建成15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认
       近日,工信部又对3D打印放大招了,明确支持我们这个行业。今天给网友希望分享出来。

         近日印发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重点建成15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认定100家左右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建设60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制修订标准10000项以上,主导形成国际标准120项以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工信部规〔2016〕3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6年10月21日

南极熊把《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有关于3d打印方面的都整理出来,方便大家阅读,其中涉及到了3d打印材料,3d打印成型工艺,以及3d打印应用和三维软件建模个性化需求等。






下面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具体内容: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积极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实现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的迫切任务。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支撑。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引导和加强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工业转型与升级,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成就及存在问题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一)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我国逐步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大型飞机、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高速轨道交通、云计算、部分行业应用软件等核心领域,集中力量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推动了高技术船舶、汽车发动机关键部件、高精度冷轧板、碳纤维等重点领域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攻克了包括“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技术”、“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工艺技术”、“高磁能积稀土永磁体”、“铝电解节能重大技术”、“申威SW-3众核处理器”等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吨乙烯成套装备、风力电机等部分领域装备产品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第一艘航母交接入列,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实现向发达国家批量出口,28纳米芯片制程工艺进入量产,核心技术掌控能力显著增强。工业行业标准化工作进展顺利,“十二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共批准发布1.1万余项行业标准,完成了近6000项行业标准的复审工作,废止了538项行业标准,进一步优化了标准体系结构。国际标准化工作推进力度不断加大,TD-LTE-Advanced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物联网概述”成为ITU发布的第一个物联网国际标准等,提高了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和规则主导力。截止到2015年12月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轻工、石化、钢铁、汽车、纺织、船舶、有色金属等九大行业发明专利申请总量超过445万件,“十二五”期间九大行业发明专利申请年均增长率达到26%。

(二)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研发投入逐步加大,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84%,比2013年增加0.04个百分点。政府亦持续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财政支持,2014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25%。政产学研各方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不同的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新模式,如建立产学研用研发联盟模式、产业园区模式、企业孵化器模式、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模式等,初步形成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互动多赢格局。

(三)创新支撑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重点行业创新支撑服务能力逐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步强化,至2015年底,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87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58家、省级知识产权运用示范企业363家,知识产权标杆企业60家。各方协作搭建了一系列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资本运作、知识产权、标准制定、产品检测、人才服务、企业孵化和品牌推广等专业服务,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已达511家。

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及装备主要依赖进口;成果转化机制不灵活,科技对产业的贡献率较低,许多研发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或中试阶段;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较低,组织机制尚不完善;协同创新模式较为单一,缺乏能够长久合作的机制;国家层面的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产业各方对于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积极性不足,各类创新平台对于技术创新的支撑服务作用尚不明显。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