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长三角板块江浙沪与安徽共计1393家,同比增长11.35%;环渤海板块京津冀 山东 东北三省共计918家,同比增长13.90%;珠三角板块广东省共计747家,同比增长13.53%。
中国机器人长三角产业链优势明显 低端制造困境连连
在这场机器人产业重心大迁移的过程中,珠三角地区,尤以深圳为代表,在创新力上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带有高科技属性的机器人产业,要实现中国“智”造突围,成功点却可能是在以江浙沪为核心领域的长三角。
应用需求倒逼
不得不说,机器人产业是典型的三高产业:投资密度高、技术水平高、人才要求高。相较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言,南方的资本更活跃、人才更密集,政府带头下创新创业的氛围更浓厚。
“深圳确实在创新上走在前列,在机器人控制器、伺服系统上由于涉及得比较早,所以在国内相对来说做得比较好。但是在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上,需要的精密加工能力和技术沉淀,投入产出回报周期过长,深圳的很多企业不愿做这些。”高工产业研究院院长张小飞博士告诉记者。
工业机器人的业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机器人本身的研发,包括关键零部件、控制系统等,这一部分保证了工业机器人的可靠运动;另一部分是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针对现场的集成开发,包括工装夹具、现场使用的焊枪、喷枪等,完整的一个系统的调试开发,就是机器人的系统集成。
在张小飞看来长三角地区才是中国智能制造的“上甘岭”。关键的一点在于,机器人的发展仍然是看应用前景,其应用必须建立在大型企业的基础上,比如说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重工业方面,这些也是机器人应用的高端领域。
相较于珠三角地区控制系统优势,长三角地区产业链条更为完善,尤其在上海,国际四大机器人巨头均设有机构,国内龙头企业也纷纷落户,形成了研发、生产、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集聚了一批本体和功能部件企业、系统集成商、相关大学和科研院所。
而周遭无锡、常州、昆山、南京、苏州、杭州为中心不仅本土制造业发达,同时也通过园区的形式引进了众多国外公司。“长三角的飞机、造船、汽车等等行业,整体上来说比珠三角更有优势。早期一定是珠三角比较快尝试,但要看长远应用发展,可能还是要落到长三角这里。”张小飞补充。
低端制造困境
应用需求倒逼智造产业链的整体水平提升,机器人产业智造突破点究竟在哪里,还需要回归至当前国内的产业现状来看。事实上国内目前机器人产业的市场需求并不大,且面临低端制造困境。
“就算发那科做到全球最大,一年的全球销售也在500台以下,中国的国产机器人总量最多一年也就几千台,平均每个月就几十台。”世界四大机器人巨头之一的发那科机器人上海公司副总裁沈岗告诉记者。
据悉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共销售1200台,按照平均一台1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总收入才1.2个亿。“尽管机器人是一个高新产业,但内部的产能过剩问题依然比较严重,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做不上去,几乎每个行业都是这样。”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表示。
机器人本身的研发业务包括本体制造与核心零部件制造。目前国内大部分机器人制造商只具备做本体的能力,而国产的本体还集中在搬运码垛、机床加工等低端应用领域。
同时中国国产核心零部件的评价也不高。就减速器而言,中国国产的减速器平均寿命只有进口减速器的1/10。发那科甚至不愿意在中国生产任何一个零部件,所有都是在日本进行生产。
而且,近两年外资企业为了中国业务能有更好的成绩,也开始试着降价。以弧焊机器人为例,前几年外资品牌的价格一台十几万块,彼时国产弧焊机器人7-8万左右。而现在,外资品牌的价格可能只比国产的贵1-2万,在产品性能相对等的情况下,用户肯定首选外资品牌。
以abb、发那科、库卡、安川为代表的国际巨头已瓜分完汽车等部分高端市场,挣扎在低端市场本土制造商并不受资本青睐。拥有研发能力的国产机器人领头羊们也因为投入产出周期过长,让资本觉得尴尬。
在沈岗看来,很多国产机器人企业没有接触到市场实际的需求。国内的政策导向是强调本体生产和零部件生产,强调可以自主生产,没有像大企业一样大规模占有市场,对于现场需求和问题的了解程度还不够。
徘徊在低端应用领域的国产机器人制造商们,单靠自己实现“智”造并不容易,埋头做技术、盲目创新的效果可能不会很明显。
涉足高端市场
工业机器人的系统集成业务,是连接下游应用的关键。据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GGII)统计,中国本土系统集成商前100名中,有44%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
虽然本土系统集成商之间的竞争比机器人本身业务更为激烈,但值得期待的是,略有规模的中国系统集成商们,以焊接、喷涂、装配等集成应用较多,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等高端领域。它们与国际机器人本体企业合作密切,已经分到了一杯羹。
“应该是一个倒逼的过程,当你做好系统集成,搞明白整个工艺、机器人性能以后,才有可能去对症下药去开发一款好的机器人。如果你只是自己摸索在猜,又没有市场,不知道企业怎么要求的,就很难发展的。”沈岗强调。
在其看来,其实系统集成还是有很多研发的空间,应该从系统集成一步步走上去,先有系统集成,再有机器人公司,再有核心零部件。
“对于不明白需求,不知道为什么开发产品的机器人公司肯定不投。”中金集团股权投资部总经理方卫平直言。
如果这些已经有机会涉及高端市场的长三角系统集成商们,真的能够在实践与合作中掌握到市场需求,再回过头倒逼研发,或许会极大提振中国“智”造的速度。但是,任何研发都建立在技术的积累上,如何与精耕技术的公司进行合作,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文章链接:中国智能制造网 http://www.gkzhan.com/news/detail/dy92894_p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