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机器人早晚要来,那就让它早点来

   2016-10-20 新文化报佚名1030
核心提示:  富士康要上线4万台机器人,蓝领的饭碗还端得稳吗?国庆期间,富士康自动化技术发展委员会总经理戴佳鹏向CNA通讯社透露,已有
   富士康要上线4万台机器人,蓝领的饭碗还端得稳吗?国庆期间,富士康自动化技术发展委员会总经理戴佳鹏向CNA通讯社透露,已有超过4万台机器人全面参与到公司的生产流程中。随后,关于富士康将裁员6万人的传闻四起。记者实地调查后发现,数万人的裁员并不是事实,但智能机器人将在制造业中更广泛地应用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担心机器人抢了人工的饭碗,起码在手机加工业这个行当,我们担心的还是太早了。尽管说为了降低成本,富士康开始上线机器人,但我想这些机器人目前还只能部分替代人工,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机器人是无法胜任的,那就是随着产品的不断升级随时掌握新的组装技术。虎嗅网的评论家王新喜说:“熟练技工与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才是苹果供应商的核心优势,只有他们才能应对紧急需求的改变,提升技术标准来应对创新需求的冲击。”

 

  当然即使如此,富士康也不得不走出这一步,这是在为未来布局。富士康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随着手机行业趋于饱和,富士康的利润正在变薄。另一方面,大陆工人的用工成本也在提升,新闻里介绍说,如今每个月3500元包吃包住已经很难招到人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富士康不得不寻找降低成本的办法,办法有两个,一个就是到用工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去开工厂,另一个就是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所以在这样一个局面下,真的很难说是富士康裁掉了员工,还是新一代工人拒绝了这份乏味的工作。

 


 

  所以说,如果我们这时候指责富士康裁员,那基本上是对这个时代趋势的不了解。如果我们进一步呼吁保住工人的饭碗,保住工人的工资水平,那基本上就是打算赶走富士康了。而且来说,如果未来机器人真的可以取代人工,首先面临挑战的,反而是富士康这样的工厂。如王新喜所言,如果机器人可以轻易代替人力生产iPhone,那富可敌国的苹果为何不自己建立机器人工厂来批量生产呢?富士康的价值又在哪里?

 

  前些天还有一个商业新闻引起舆论关注,台湾著名超市连锁店大润发关闭了一家门店,这是它进军大陆市场19年第一次关闭门店,原因很简单,遭受了电商的猛烈冲击。同样的问题再一次被提及:实体经济该何去何从。富士康和大润发所面临的挑战,来自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用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话来说,这是一种创造性破坏,意思是说每一次大规模的创新都淘汰旧的技术和生产体系,并建立起新的生产体系。

 

  类似的创造性破坏正在更多的传统行业上演,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新陈代谢,难以阻挡,所以就像新科诺奖得主鲍勃·迪伦唱的那样,时代变了。当然,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会让很多习惯于旧事物的人们感到不适应,甚至有些感伤。感觉很多过去美好的生活方式被这种浮躁喧嚣的新模式给取代了。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因此而失去了工作。失业群体所遭受的即时后果,是所有工业和经济进步都必将带来的个人悲剧。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传统行业该怎么办呢?对于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离开传统行业,投身新行业,或者能为传统行业找到新的竞争优势,否则就只是等着这艘大船沉没而已。但我想在这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中,所有的成功和失败都应该在市场中完成。而最不可取的办法,是呼吁政府干涉市场,阻止新兴事物的公平竞争。这样做不仅仅是在破坏市场的公平秩序,而且也很可能因此错过产业升级时机甚至是下一轮经济增长的风口。

 

  这并非危言耸听,我们常拿汽车取代马车来比喻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也曾经介绍过,英国为了保护马车业,推出了歧视性的《红旗法案》限制汽车发展。实际上这一法案的恶劣影响不仅仅是破坏公平竞争,它也严重阻碍了汽车的普及和大规模商业化,在此后的30年里,英国汽车工业被德国、法国、美国远远甩在了身后。学者刘远举评论说:“当旧事物以剥夺新生产力的存在和发展权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存在和发展权时,不但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额外增加创新者的创新成本,损害整个社会的福利,也会使自己错过转型升级的机会。”

 

  实际上,过去30年的经济史已经告诉我们,尊重市场的优胜劣汰,尊重新式生产力的生存与发展权,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的最重要保障。所以说,相比于我们担心富士康上线机器人会抢走部分工人的饭碗,真正该担心的是富士康错过转型升级的机会,那会砸掉所有工人的饭碗。而且我相信,随着产业升级,我们会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就像汽车司机的数量远远超过马车夫。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