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电信诈骗新型骗术 数百人已上当

   2016-09-23 佚名6330
核心提示:  在常见电信网络骗术中,微信点赞诈骗等6种骗术与微信有关。而呼叫转移诈骗手法在江苏几百人被骗。如今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全社
 
  在常见电信网络骗术中,“微信点赞诈骗”等6种骗术与微信有关。而“呼叫转移”诈骗手法在江苏几百人被骗。如今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全社会的公害,确实需要严厉打击。
 
  “猜猜我是谁”“登录网址缴纳保证金”“涉嫌洗钱须将资金转入国家账户”……如果陌生号码发来这样的短信,千万别轻易相信,以免落入骗子的圈套。
 
    案例一 “我换号了 敬请惠存”
 
  骗子:(发短信)“我是××,本人今起启用此新号码,原号码已经停止使用,敬请惠存,收到请回复,谢谢。”
 
  事主:(回拨新号码)你是……
 
  骗子:想起来了吧,这个是我新号,你记一下(然后挂断)。
 
  第二天,骗子又打来电话
 
  骗子:昨晚在广州叫小姐被查到了,能不能帮我打点钱过来,帮个忙。
 
  事主:你是谁?
 
  骗子:我小吴啊,你昨天没存我号码吗?
 
  事主:哪个小吴,吴什么?
 
  骗子知道骗不下去了,马上挂电话。
 
  “我换号了,敬请惠存”。先是以朋友名义通知换号,再要你“帮忙”。近日,有市民反映遭遇新型“换号骗术”:被骗子假冒自己,给手机里的联系人发短信,声称换了新号码,然后行骗被假冒者的朋友和亲戚。警方提醒,这仍然属于冒充熟人的电信诈骗,只不过又进行了“升级”,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市民群众的通讯录资料,冒充事主向其手机里的联系人进行诈骗。“换号了,最好跟机主证实下!”
 
  平日,我们更换手机号码后,都习惯通过群发短信告知亲友更改通讯录资料,方便日后联系。广州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中心近日通过警情检测发现,这个看似平常的动作,已经被诈骗分子盯上。市民稍有不慎,就会落入骗局!
 
  近日,就有市民反映遭遇这种新型的“换号骗术”:被骗子假冒自己,声称换了号码,行骗被假冒者的朋友和亲戚,骗子号码以132开头。
 
  “我是××,我换号码了,你记一下我的新号码……”收到这样一个陌生号码的短信,你可能并不会在意,现在不少人有几个手机号,换个号码是很正常的事情,于是,留存下来,将陌生号码存为你熟悉的朋友名字。
 
  过几天,这个新号码又会发来短信:在忙什么呢?有事请你帮忙。一看是手机里存的朋友或亲戚名字,热心的你也许马上会回复: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尽管说。
 
  接下来,就是老套的骗局台词:“我生病了,你资金还充裕吗?我周转不过来了,想问你借下,最晚下周还你……”或者是新的剧本“要求帮忙转账,帮忙购买机票之类的”,然后就是套路了。如果事主不打电话核实,说不定就会上当受骗。
 
  案例二:冒充熟人骗术现升级版
 
  事实上,类似的“换号骗局”此前也出现过,来源于“猜猜我是谁”,冒充事主的熟人进行诈骗,只不过花样不断在翻新。
 
  比如冒充房东发来短信:我是房东,换号码了你记一下,以后找我就打这个。另外,这次租金就打我爱人的卡上,农行卡号……谢谢!
 
  还有冒充熟人,声称“换号”了,直接打电话的,比如典型的“猜猜我是谁”诈骗。
 
  而新近出现的这种冒充熟人升级版手法,则在非法获取了事主的通讯录资料后,直呼其名,发短信声称换号,不打电话,等你更新通讯录后,再通过短信冒充亲友实施诈骗,欺骗性更大。遇到事主打电话核实,往往还会以各种理由拒接电话。
 
  比如有事主收到“借钱、转款”短信后,以为亲戚朋友遇到难处了,准备给“新号码”打电话确认一下时,对方拒绝接听,“我打电话又不接,打了三遍也不接。我觉得更蹊跷了,于是我给××原来的号码打了,通了!是××接的电话!他根本没有换号!这个人是个骗子!”
 
  真实案例
 
  “我是××,本人今起启用此新号码,原号码已经停止使用,敬请惠存,收到请回复,谢谢。”这是市民张女士日前接到的一条短信。
 
  由于对方能准确报出老板姓名,张女士未作他想就把“老板”的“新号码”更新到通讯录。两天后,“老板”再次发来短信,要求张女士帮忙转账,并主动提出先将款项转到张女士银行账户。在张女士提供账号后,对方还发送网银截图证明款项已汇出。张女士见到截图便信以为真,将20000元转入对方指定账号,直到见到老板本人才发现被骗。
 
  广州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中心民警介绍,我们收到自称亲友更换手机号码短信后,一般会顺手保存,而不再另行核实。诈骗分子正是利用这样的惯性,找到下手的机会。不法分子会通过各种手段先行获取市民群众的通讯录资料,发送信息时骗子便能通过直呼名讳进一步降低事主防备。
 
  揭秘:
 
  多种渠道盗取好友名单
 
  不少人疑惑:骗子是怎么弄到亲戚朋友的电话的?“盗取方法太多,太容易了”。猎豹移动安全专家李铁军说,盗取通讯录在目前还是很容易的事情,一方面,大量网民对诈骗没有抵抗力,个人信息随便发,账号随便乱用,资料被盗用后用户根本就不知道。
 
  另一方面,行骗者发个病毒装上用户手机,用户手机联系人里七大姑八大姨的联系方式就都有了。警方表示,比如,犯罪嫌疑人向他人发送含有恶意木马程序的短信、QQ消息,如“孩子成绩单、同学聚会照片、隐私照片、结婚请帖”等内容的短信,骗取对方点击木马链接。一旦点击,木马病毒就会在手机后台自动运行,运行后会读取手机通讯录,并将黑客指定的“我换号了”的诈骗短信向通讯录好友群发,再以你的名义向亲朋好友实施借钱诈骗。同时,有些骗子还会将这条短信以你的名义群发给你的所有朋友,诱导更多人上当。
 
  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陆兆华进一步分析,诈骗分子获取亲戚朋友的电话的渠道有多种可能性,比如目前用户在使用一些手机APP的过程中,很多APP都会要求读取联系人权限,有些恶意APP还会偷偷非法上传用户手机的联系人信息而直接泄露。另外,用户在使用一些手机备份软件,有些是备份在服务器云端的数据,一旦账号密码泄露,黑客就可以直接下载获取用户的联系人关系链隐私。
 
  他说,这些信息被整理之后,又通过黑市交易卖到了诈骗分子的手中,诈骗分子根据掌握的用户的通讯录资料,通过群发SMS短信的方式,借更换手机号码实施诈骗。
 
  案例三 支付安全病毒木马“随便改号”让人防不胜防
 
  如今信息网络发展很快,便利了社会公众的生活,包括消费时支付体系所带来的便捷。陈士渠指出,电信网络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不少问题,并被犯罪分子利用。“比如说手机实名制的问题,最近这3起致学生死亡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使用的手机号没用自己的名字,甚至没有实名,(警方)追查起来非常困难!”
 
  针对最近比较突出的支付安全问题、特别是第三方支付,陈士渠透露,第三方支付发展很快,“比如说发放的一些POS机没有用真名,也会被犯罪分子利用,追查起来也很困难”。电信网络诈骗许多是从国外打电话给受害者,显示的是大陆公检法机关的号码,而且掌握受害者的个人信息。有很多人上当受骗,一旦被骗,基本上是倾家荡产。
 
  陈士渠进一步解释:犯罪分子专门有个POS机,改装后可以在正常刷卡时记录下信息,然后把持卡人的账户和密码发送到指定的邮箱。犯罪分子再把POS机卖给商户,而商户不知情,以为是在进行正常的收款,但实际上每个卡的信息已全部被发到指定的邮箱,犯罪分子就从邮箱里知道账户里面有多少钱。他不去取,反而卖给别人,比如这张卡有密码,里面有50万元,你给我10万或者20万,我卖给你。公安机关追查的时候很困难,他到底怎么获得的密码?因为POS机在发放过程中有漏洞,往往被人加了窃取个人持卡信息的东西还发现不了。
 
  “像支付安全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弄得很清楚,犯罪分子就利用这些漏洞把大家的钱骗走了,确实单纯依靠群众去防范很难。我们出去购物买东西的时候,不可能去问POS机有没有问题。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POS机的监管和防范。”
 
  谈及诈骗电话“随便改号”的问题,陈士渠表示,“应该也从技术上进行拦截。”他反问,“从国外打过来的电话,凭什么显示的是国内公检法的电话?”
 
  “单靠个人防,防不胜防。”陈士渠举例说,像病毒木马的问题,不点链接就不会被感染,但是被感染了就要有技术措施,手机上要安装安全软件,比如阿里巴巴的钱盾。而在有些情况下,就像POS机刷卡,老百姓防范意识再强也防不住,正常去买东西POS机有问题,POS机也拆不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和相关企业研发技术防范的措施。
 
  案列四:“呼叫转移”诈骗手法在江苏几百人被骗
 
  陈士渠认为,要解决电信网络诈骗问题,首先需要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才能起到震慑作用。
 
  他透露,下一步,公安部将会和最高检、最高法一起出台司法解释,针对犯罪分子作案手法完全不同于以前的诈骗犯罪的问题,在证明标准、取证要求上作出一些调整。“总的来讲,会加大惩治力度。我们发现有好多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犯罪分子骗了上百万,但抓到后判得非常轻,这肯定是没有办法遏制犯罪的。”
 
  第二是相关银行和运营商要切实承担起责任。电信网络诈骗被骗几千万的钱,到骗子账户会迅速分解成几百个账户,一个账户几万块钱再迅速往下“分解”,最后可能到台湾ATM机上提现。对此银行应主动发现,不能等着受害人报警以后再追查,报警往往比较滞后,这种钱以这样的分发方式“分解”就应该被监控起来。
 
  第三,相关单位和企业要加强研发技术防范措施,技术防范强了,犯罪分子就难以得手。除了公安机关打击以外,相关部门也要采取措施,比如北京已经明确10月15日之前所有非实名制电话都要停机,全国也会出台措施,就是要弥补这些漏洞。过去犯罪分子知道他用的是没有登记的电话卡或者冒用他人身份开的银行卡,在作案时当然会有恃无恐。
 
  最后,我们每个人都要增强防骗意识和识骗的能力,如“重金求子”、“中奖”等骗局,如果我们自己啥都不懂,就容易被骗。
 
  在增强社会公众的电信网络识骗能力方面,陈士渠表示,有些电信网络诈骗确实识别起来比较难。“比如说最近流行的换号诈骗手法。犯罪分子先给一个人发短信‘我是某某,我最近换号码了,你把我原来的号码删掉’。一般人都会要信按照对方的短信这样来改了。后来犯罪分子会设置一个呼叫转移的号码,有时候受害人打骗子的电话,接电话的实际上确实是受害人的朋友。我打新号码就是原来的朋友,一定会很相信,过段时间借钱一般会给。江苏有几百人被骗,被骗了几百万。”
 
  陈士渠说,“呼叫转移”的诈骗手法都应被公众所知。“如果不知道的话,90%以上的人会上当。因此,有必要揭露这些骗术,让社会公众有警惕心理并增强防骗能力。”
 
  “电信网络诈骗总体上是可防的,它不是严重暴力犯罪,实际上只是一种欺骗的方式,犯罪分子主要靠忽悠!只要有足够的防骗意识,知道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大多数人不会被骗。”陈士渠肯定地说。
 
  陈士渠曾任公安部打拐办主任多年,从愿“天下无拐”到愿“天下无骗”,陈士渠在2016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呼吁:“社会各界应一起努力,不能让老百姓辛辛苦苦挣的钱,大把大把地转到骗子的腰包里!”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到底难在哪?这里面原因很多,近年来的网络诈骗总体上属于新型犯罪,它和传统盗窃抢劫犯罪差别较大。诈骗方式不断增多,诈骗行为多为隐蔽性,网络诈骗取证难度之大无疑给办案人员增添了难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