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硝烟弥漫的一场争论
由于话题讨论的关切性与激烈性,讨论中数次被现场市民鼓掌打断,不少市民激动地站起来表达观点。
比如提到网约车数量控制时,有市民马上站起来提出要控制数量,“所有的的士、所有的蓝牌车都可以出来弄,讲安全,肯定要数量控制的,你这个城市有多大的蛋糕给谁吃?”
而有委员提到限牌对后面的司机不公平时。有市民马上举手反对称,“任何的政策制定都要随着实际情况变化而调整,先买车的对后买的不公平,房价也是先买的便宜,后买的是不是不公平呢?政策如果一成不变,这样的政策是僵化的,也是没有意义的。适当限牌对于现在人口急剧膨胀的深圳情是一个应急政策。”
由于网约车话题太激烈。有政协委员现场与主持人观点不同起争执。有政协委员认为,主持一开始都是把出租车跟网约车对立,但交通工具本身没有对立属性,只要能满足安全便捷出行都是好工具。而主持人认为,做这样的比较真的毫无疑义,因为网约车会进入整个出租车行列,今天讨论的就是未来对网约车该怎么样进行监管,市场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政府相关部门该出台什么样的政策等。
尽管两人因观点不同有争执,但两人均能微笑应对,被市民认为,“起争执却全程无黑脸,修养很高,值得学习。”有政协委员最后还解释,“今天在这儿互相发表观点目的只是希望启发大家思维,兼听则明,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网约车安全最受关注
而网约车是否安全、数量是否要控制、如何定价,成为委员议事厅昨日热议的几大焦点。市政协委员郑春雨认为,现在网约车合法后,网约车平台就能对司机进行监控,这样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好。
市政协委员王雪则认为,要厘清政府和市场之间界限。政府要管的是安全,把价格交给市场,“安全一定要管,问题是管到什么程度。”
市政协委员彭琛则提到,深圳已有近3万专职网约车,不光要考虑城市拥堵,另外也要考虑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王雪则认为,限制了司机的身份、居住证、车的排量等,数量已经大大减少,没有必要再刻意、故意控制数量,“数量急剧缩小后,必然带来打车价格飞速上涨。”而对网约车定价的争论,市公共交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最近约谈了几个平台,他们专车有拒载的情况,赚钱的单就愿意做,不赚钱的单就不愿意做,接到很多投诉。
焦点对碰
焦点
1
网约车的安全如何管理?
因网约车出现过命案引发网约车安全管理的讨论。市政协委员郑春雨认为,国家已经颁布网约车暂行管理办法,对平台、对司机已经有种种约束,地方政府只要按这个执行就可以,没有必要再加码,把网约车管死了,“光滴滴打车平台一天单量已经1000多万,发生一单这样的事情,这个在出租车行业也是有可能的,并不能因为出现了这一单安全事故就把整个网约车打死。”
“最近媒体也报道了网约车的有关负面消息,主要就是网约车司机,平台监管不力。”市政协委员陈清良则认为,网约车在招司机的时候,由于没有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可能会降低门槛,留下安全隐患。
“网约车驾驶员准入门槛的审核应交给政府把关,否则市民不放心。”市政协委员彭琛建议,像平台自己运营、又自己管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行为是很不合理的管理制度,才导致安全隐患存在。彭琛还提到,政府部门第二次约谈网约车平台后,8月审核仍然发现2000多人身份存在异常情况,6000多辆车状态异常情况。
市政协委员韩彪认为,政府部门管理要从严一点,毕竟人命关天。彭琛也建议提高门槛,驾驶员应该拥有深圳市户籍或者居住证,“建议政府根据网约车是兼职的特征,要在网络平台上建立法规、法律培训的完善机制。”
焦点
2
网约车数量要不要控制?
“城市的道路资源非常有限,公交优先是共识,网约车只是补充。”市政协委员陈清良认为,如果数量不适当控制,有可能给已经不堪重负的城市交通雪上加霜。
市政协委员张琦提到,网约车是由私家车变过来的,所以在整个城市交通总量上并没有增加。得综合考虑整个交通,“不能把所有拥堵怪罪到网约车身上。”
彭琛则提到,网约车的总量不光包括本地注册车牌,还包括异地注册车牌。据了解,从2015年至今,在深圳已经注册的异地车牌网约车就已达到30万辆,“对交通不是一个超量吗?这样的超量难道不应该管吗?政府一定要管。”韩彪也认为对个性化出行方式,道路通过能力有限情况下,进行必要限制是不可少的。
郑春雨则说,像城市中心区很多地方很难停车,很多市民出行都选择用网约车,自己的私家车没有使用,“换一个角度来说,网约车是起到帮助作用。网约车的数量应该由市场来定,动态调节,不应该限制。”
焦点
3
网约车该不该定价?
网约车该不该定价也是讨论焦点之一。彭琛认为,网约车其实现在价格已是乱象纷呈。有些网约车司机他会不出车,等着高价来挣钱,“这已经涉嫌乱收费,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政府应该考虑出台政策进行管控,保护消费者权益。”
郑春雨则认为,市民在选择网约车时,价格已经在那里,是自愿选择的,“现在就像周瑜打黄盖一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什么不可以?”政协委员张琦提到,网约车其实提供一个选择,并没有强制性让市民选择高价的网约车。
彭琛说,国家发改委前后两次约谈滴滴平台,就是为防止垄断价格抬头的发生,“你们希望未来都不管网约车价格吗?可能未来深圳市民就会成为寡头垄断的牺牲品,成为待宰羔羊了。”
市政协委员王雪则认为,网约车的出现正是反垄断。因为以前出租车百分之百份额谁在管理?这就是最大的垄断。更重要的是这个市场一定要开放,比如说如果现在滴滴涉嫌垄断,产生高额利润,就一定会有企业来分他这块蛋糕。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份额不能代表完全垄断,关键在市场是不是开放了。
但市政协委员韩彪则认为,历史证明了寡头垄断市场,“比如北美航空市场只有几家公司情况下,新的航空公司要分蛋糕,分得到吗?永远分不到。国际航运市场也是一样,小公司能分享蛋糕吗?永远不能。”
网约车驾驶员准入门槛的审核应交给政府把关,否则市民不放心。
——— 市政协委员彭琛
网约车的数量应该由市场来定,动态调节,不应该限制。
——— 市政协委员郑春雨
部门回应
市交委:
多种交通方式应有合理的分担比例
市交委有关负责人认为,网约车合法化的下半场必须要考虑城市整体交通出行和个性化出行等问题。
第一,城市整体交通出行和个性化出行的问题。截至今年9月,全市机动车数量已经达到了323万辆。全市日均出行总量5000万人次。机动车出行分担大概2000万人次,在全国排在前四位。今年上半年中心城区主干道高峰期平均车速28.4公里/小时,平均车速同比下降6.6%。这么大体量一个城市,地铁、常规交通、出租车、网约车,包括私家车,多种交通方式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分担比例?不能仅仅思考网约车,也不能仅仅思考出租车。
第二,对人的出行而言,除了关注方便、快捷之外,安全是最大的。消费者的权益到底应该怎么保护呢?怎么保护到位呢?晚上坐网约车也好、出租车也好,不担心安全问题,这也是必须要思考的。
第三,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问题。政府是看得见的手,市场是看不见的手,有些关心看得见的手,有些关心看不见的手,这两只手怎么平衡、怎么管住看得见的手,怎么放开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完全放开,把看得见的手完全束缚住,行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