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集成化思维”助推本土机器人创新

   2016-09-07 新浪新闻佚名6700
核心提示:  近日,南海区提出打造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笔者认为,这对本土机器人研发、制造以及应用企业而言,都是一大利好。  采
   近日,南海区提出打造“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笔者认为,这对本土机器人研发、制造以及应用企业而言,都是一大利好。

 

  采用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线对传统产业降低成本有重要意义。以陶瓷行业为例,经核算,蒙娜丽莎目前的人工综合成本已高达6000元/月·人。而在泛佛山陶瓷产区,按当下机械装备配置水平较高的陶瓷企业生产车间(采购、销售、财务、行政后勤除外)为例,平均每条生产线约需100名工人,而相同产量的意大利陶瓷企业一条生产线只需20名左右的工人,差距巨大。

 

  然而,国外智能设备尤其自动化整线设备引进的价格极其高昂,售后服务也不够完善;而佛山乃至国内的机器人生产企业,大部分仅针对生产工序的某个环节来实现“机器换人”,不能提供一整套智能化解决方案。此外,其运行质量和效率也达不到国外整线制造的水平。

 

  此时,南海能高瞻远瞩地提出打造“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充分体现了一个体系化、集成化的思维,也将进一步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现在大家都在说“工业自动化”,也有很多传统制造业企业在不断引入机器人,但目前还停留在“哪道工序缺人,哪道工序就用机器人”的阶段,整条生产线无法实现“机器化思维”,不能自动发出“指令”。

 

  什么叫“机器化思维”?比方说,搬运机器人会根据系统指令自动走到指定已自动打好托的瓷砖面前,然后将这些瓷砖搬运到指定的仓库堆放点。之后,搬运机器人还能自动回到指定休息处,等待下一个系统指令。这种集成解决方案,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

 

  去年,经由佛山市经信局推荐,一家德国工业4.0研究机构的代表曾到蒙娜丽莎集团进行调研。经他初步判断,蒙娜丽莎已经具备了引进德国工业4.0试点的基础。

 

  然而核算后却发现,引用一整套德国工业4.0系统的成本实在是太高,难以承受。前期的项目可行性研究费用除外,光是购买一颗用来储存数据并进行“云计算”的“玉米粒”,价格约为30万美元。经初步估算,改造一条生产线达到工业4.0基础要求的成本需要2000万—3000万元,而蒙娜丽莎集团总部所在地有16条生产线,改造成本之大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光是生产企业完成改造还不够,上下游企业都需要进行同步系统考虑,最终才能实现智能化、柔性化生产和订制。这些投资成本,远非一家普通的传统陶瓷企业可以承担。

 

  在《佛山市南海区建设“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工作方案》初稿中写道:对购买单体机器人、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智能技术改造的,区财政按设备购置费给予不超过15%的补贴,单个企业补贴额最高为60万元。

 

  对此,笔者建议,政府对机器人应用方面要加大支持力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不要“撒胡椒面”。如果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蒙娜丽莎愿意带头试点机器人集成创新技术与系统升级改造。

 

  现在,南海缺乏的是能从整套生产体系出发,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本土机器人企业。既然是打造“全国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就应该把“自主创新”“产业集聚”“应用示范”这三个中心摆在同一水平线上考虑,既重视研发、制造,也重视应用。

 

  因此,政府对机器人应用领域的补贴,应与机器人研发和制造领域相当。如果南海的应用市场达不到世界先进水平,又如何激发其机器人研发和制造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呢?

 

  如果当初没有引进一汽大众、丰田、本田,南海的汽配制造厂商怎能获得快速提升?此外,科达洁能为什么会做到全球领先水平,规模达到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就是因为佛山有大量陶瓷企业使用其装备,并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陶瓷产区的企业前来考察、订购。

 

  因此笔者认为,南海应有针性对地对率先应用机器人集成创新技术与装备升级改造的企业进行重点补贴,打造几条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产示范线。

 

  而且,政府给予企业应用补贴后,就应完全采用市场化运作,不限制机器人应用企业采购本土制造的机器人,允许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采购。这样就会促使本土机器人研发机构、生产商反思,为什么应用企业会舍近求远?是不是机器人材质、功能、应用、工业设计、集成技术、智能化等与进口厂家存在较大差距?

 

  未来的竞争是全球的竞争,只有应用企业将全球先进水平的机器人集成技术以及装备引进南海,才能促进本地机器人生产企业加快自主研发步伐,提升集成创新水平。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