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机器人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传感技术、智能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持续突破,以智能服务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新型智能终端逐渐兴起,在应用场景、应用模式方面更为多元便捷,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新蓝海,是下一代连接人类与互联网的终端设备。
政策东风吹来我国服务机器人万亿蓝海
随着“人工替代”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纷纷将服务机器人产业列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我国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将服务机器人作为未来优先发展的战略技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智能服务机器人列为未来15年重点发展的前沿技术,并于2012年制定了《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支持行业发展,“中国制造2025”也将服务机器人列为其中一个积极重要的产业。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爆发的现实需求越来越强烈。受到国内宏观因素的驱动,机器人应用正在从工业领域向国防军事、医疗康复、助老助残、居家服务等领域迅速拓展,从未来趋势看,服务机器人将成为热点,产值有望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超过工业机器人,成为市值千万亿的蓝海。
机器人产业不是一般的产业,拥有超出想象的发展前景。服务机器人领域,全球同样起跑线,差距很小,相信在政策东风吹拂下,将会有更多世界顶尖的服务机器人来自“中国智造”。
四大痛点让市场应用普及落地成难题
服务机器人庞大的市场份额和未来光明的前景,是吸引众多创业公司“掘金”的原因所在。目前服务机器人市场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市场,未来一到两年内还会有很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起来。但服务机器人市场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解决不好这些市场“痛点”,服务机器人便如同“鸡肋”。
痛点一:抄袭成风。目前国内机器人智造企业,一门心思的往机器人设计项目上靠近,这本是一件好事情,但是,设计出来的机器人,从用户的角度看,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痛点二:语音智能系统非常局限。对于服务机器人来讲,“智能语音”系统非常关键,想要赋予机器人说话和听话的权利,必须依靠这个系统。而当前“智能语音”最大的问题就是语音的识别率。目前市面上的语音识别准确率只有97%,如果是通用模块,识别率会更低。
痛点三:自助服务系统较差。目前服务机器人市场应用最为广泛的就属于送餐机器人,但是在很多商家看来目前的送餐机器人功能显得很“鸡肋”。当前市面上的餐厅机器人还无法实现服务员的所有功能,不具备自主服务能力,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还存在技术门槛。
痛点四:视觉系统存在技术缺陷。目前市面上的送餐机器人以及客服机器人的手,形同摆设,要让机器人的手动起来,就必须要依靠机器视觉,激光雷达对物体进行扫描识别,但这种识别是有局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