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合作 大治理 大智慧——G20从"杭州湾"再起航

   2016-08-31 新华网佚名5720
核心提示: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题:大合作 大治理 大智慧G20从杭州湾再起航  新华社记者韩墨 辛俭强 柳丝  世界事务从没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题:大合作 大治理 大智慧——G20从“杭州湾”再起航

  新华社记者韩墨 辛俭强 柳丝

  “世界事务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治理,”长期研究全球治理的美国学者奥兰·扬在其经典著作《世界事务中的治理》中这样感叹。

  他这句话,写于世纪之交的1999年。那一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G20)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们召开首次非正式会议,G20机制就此诞生。

  十几年过去,人们发现,奥兰·扬的感叹穿越时空,依然回荡。低增长难题未破,结构性痼疾难除,保护主义魅影重现,全球化离心力渐增……人们在叩问,世界经济该驶向怎样的未来?

  金秋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相聚杭州。世界期待,G20峰会将为世界经济的巨轮拨正航向,注入动力,重新出发。

  国际大合作:携手重启贸易投资“双引擎”

  2008年以来,G20领导人已十度聚首。即将举行的杭州峰会,承接历史,回应当下,更展望未来。

  面对那场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G20是名副其实的“救火队”。从2008年华盛顿峰会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领导人首次携手达成应对危机的政策共识,到伦敦峰会共同出台1.1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计划,再到后来的戛纳峰会一致应对欧债危机,二十国集团密集协调,确保全球经济大局平定。

  然而,“渡尽劫波”的全球经济此后并没能“满血复活”,迄今依然在复苏不稳固、发展不均衡、信心不坚定的“亚健康”状态踯躅徘徊。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仅为3.1%,可能创下2009年以来最低纪录。世界贸易组织(WTO)预计,今年全球贸易增速将连续第5年低于3%,可能是二战以来的首次。联合国贸发会议6月的预测显示,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将减少10%至15%。

  低迷数字背后是形形色色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贸易预警》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的贸易保护措施数量比上一年增长50%。与此同时,全球目前各种双边、多边贸易投资协定超过3000个,亟需“碎片整理”。

  重新激活贸易和投资“双引擎”,主席国中国和G20杭州峰会重任在肩。“中国是世界现行自由贸易体制的维持者和改进者,”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西方过去一直扛着‘自由贸易’的大旗,现在没有能力再扛下去,‘自由贸易’可以成为中国的软实力。”

  一份份中国方案,为促进自由贸易和投资注入能量。作为G20主席国,中国今年推动召开首次G20贸易部长会议,发表首份共同声明,并将此类会议机制化。中国促成批准了《G20贸易投资工作组工作职责》《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首份《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为全球贸易和投资铺设更高效的“基础设施”。

  促进自由贸易投资,中国在行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中国加速贸易与投资引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新实践。通过“一带一路”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就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

  “面对促进增长的新想法停滞,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经济合作可为二十国集团提供很好的经验和案例,”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执行主席让-盖·卡里埃说。

  素有“G20之父”美誉的加拿大前总理保罗·马丁也热切期盼:“在中国举行的峰会将不仅是G20重生的契机,还将是真正的国际合作重生的契机。”

  经济大治理:直面全球化“拐点时刻”

  这是几个具有转折意义的标志性事件:今年8月中旬,中国倡导设立的亚投行首个联合融资项目在巴基斯坦动工;世界银行将在中国首次发行IMF特别提款权(SDR)计价债券,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自10月1日起,人民币作为第五种货币将正式进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国际经济版图不断演化。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全球经济治理正呈现新的趋势。几十年来高歌猛进的经济全球化极大促进了各国的互通和繁荣,但“发展断层”“系统漏洞”“管理真空”,以及由此形成的“全球化褪色”也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可以说,杭州峰会正处于全球治理转型的重大拐点。

  “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化使经济、人员和国家之间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亚历山大·邓金说。

  “作为一个重要的全球合作论坛,G20的使命不仅是要沟通各国之间的经济金融政策,防止金融危机重演,也肩负推动可持续的国际经济发展和实现国际发展公正性的责任,”郑永年说。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正视全球化进程中普惠性、共享性不足等问题,正是中国主办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追求的主要目标。俄罗斯政治观察家德米特里·科瑟列夫说,面对新的国际挑战,中国正着手让G20“从俱乐部转变成可容纳诸多计划的强大全球机制”。

  国际金融机制无疑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居于核心地位。担任主席国后,中国重启了销声多年的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推动建立更加稳定和有韧性的国际金融架构,在扩大SDR使用、强化金融安全网、完善IMF份额和治理改革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行动方案。这些主张既关注当下短期风险,更着眼于长期性、基础性问题。

  中国还首次把绿色金融引入二十国集团议程,创建了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杭州峰会有望通过第一份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中国还在G20层面首次提出建立国际税收新秩序理念,推动核可G20反腐败追逃追赃高级原则,确定设立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诸多举措,无不是原则、机制与行动兼备,展现出东道主改善全球治理的深邃思考和满满诚意。

  “二十国集团正在中国的引导下走上一条稳定和建设性的道路,”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在其报告中评价道,“中国担任主席国期间举行的系列会议显示出令人鼓舞的迹象,在广泛领域取得了真正的、循序渐进的进展。”

  东方大智慧:中国理念共享全球

  G20逐渐取代G7,成为公认的全球经济治理主平台,代表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大势,也是冷战后世界格局的最大变化。2013年,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历史上首次超过发达国家。

  从中亚、中东,再到非洲、欧洲,“向东看”正成为新气象。过去30多年中,中国经济表现卓越,在风云变化中始终保持较高速增长。杭州峰会上,人们期待来自东方的经世智慧和行动方案能带来更多启迪,为世界经济的下一站寻求答案。

  “中国举办G20峰会,有足够的资格为全球经济找出解决方案,”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德拉季耶夫说。

  美国资深外交家基辛格在他的《世界秩序》中也写道:“无论按何种标准来看,中国都已经恢复了它在世界上影响最为广泛的那几个世纪中的地位。现在的问题是,它在目前寻求新世界秩序的努力中如何自处。”

  中国选择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杭州峰会将成为二十国集团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参与最多的一次峰会。中国作为主席国所作的积极努力“使G20峰会的包容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

  同舟共济才能合作共赢。当今世界,各国日益成为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G20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平等对话磋商的重要平台。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确义利观”等治理理念,必将推动G20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发扬“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

  中国选择将改革创新作为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接任主席国后,中国史无前例地将“创新增长方式”和结构性改革置于突出位置,并为此制定细化方案。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财政和货币政策已然不够,必须转动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发展的“两只轮子”,开辟新市场、创造新需求、形成新供给。

  中国选择将联动发展、包容发展当作世界经济的不竭引擎。在中国推动下,今年G20第一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这也被看作G20从危机管理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的重要标志。

  “G20成员需要集体和单独地支持这项议程,使低收入国家能够分享全球收入的增长,”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皮·克福德说。

  不少国际观察人士注意到,中国举办G20杭州峰会的总体思路和议题设置同“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内外贯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几十年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经验的精到总结,也是中国为世界经济走出困局提供的重要思想方案。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在研究报告中说:“中国作为最大新兴经济体的独特身份意味着,它能给全球经济治理带来新的动力和方法。其他国家期待从中国经济转型速度和强度的角度学习中国的独特经验。”

  钱塘潮与世界潮交相辉映,杭州峰会大幕即将拉开。世界将共同见证,杭州峰会将成为中国在更高水平上发展的新起点,成为世界经济治理转型的里程碑。世界将共同见证,G20这艘满载繁荣与发展梦想的大船,从“杭州湾”再起航!(参与采写:金盿旼、顾震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