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塑料使用带来的“白色污染”已经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联合国表示,八成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最终会进入海洋,预计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将超过鱼类。为了解决这一全球性危机,各国都在先后出台各种政策限制或禁止一些塑料制品的使用。
相对于“限塑令”而言,“禁塑令”的力度更大,更严格,范围更广,一旦落实,收效也将更为显著。笔者以为,要真正让“禁塑”之战能“塑战速决”,政策发力、技术升级、产业合作等缺一不可。
从国外的实践看,推行“禁塑令”的国家大部分都出台了相关的全国性法令或规则,有的还辅以严厉的经济惩罚措施,将禁塑上升到每个人必须遵守的法律层面,责任界定更明确,条令也更具威慑力。至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则有利于推动企业加快建立和发展回收体系,并从源头上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当然,大部分“禁塑令”也设有人性化的过渡期,给予决策者、企业和个人沟通、接受、适应和转变的时间。如果能辅之以更多对大众的宣传和辅导,获得民众的普遍共鸣,并形成新的使用习惯,那么严格立法就不会出现普遍违法和无从执法的情况,“禁塑令”的推行将更为顺畅。
相比于“限塑令”,“禁塑令”是一种跨越。其中,新技术的研发和利用十分关键。
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在处理中,会因焚烧而污染大气、因填埋而污染土地、因倒入海洋而污染海洋生态。为了让“禁塑令”起到更好作用,与限制塑料袋使用同样重要的,是要减少塑料作为资源的使用。从欧盟的情况来看,就明示了全面禁止使用10项抛弃式的塑料制品,而不是仅仅禁止塑料袋的使用。欧洲塑料战略中还对再生塑料的生产、增加循环利用比例等进行了规定。这对研发新的无污染替代品和对无法禁止或替代的塑料制品建立起便利的回收体系以及过硬的循环再生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探索塑料危机的技术解决方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全球对塑料危机认识的加深,已经可以看到业界在回收技术、微生物分解技术、塑料废弃物处置方法等许多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及其获得的成果,给“白色污染”的早日解决带来了曙光。
“禁塑”过程涉及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而且没有单一的技术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需要通过创新找到更多新方法,同时,需要在产业端,形成一个由初级生产商、贸易商、品牌商、零售商到废塑料收集商、回收再造企业等共同组成的闭环产业链,利用“禁塑”之机,推动打造循环塑料经济,将“禁塑”从负担变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的契机,将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
“白色污染”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塑料垃圾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而且先污染后治理的成本极高。据估计,仅对于欧盟而言,如果不加预防,塑料污染到2030年将造成220亿欧元的环境治理成本,而前不久刚获通过的欧元区统一预算资金额也只有170亿美元。应对“白色污染”已经刻不容缓,需要各方凝聚共识,加快推进,及时处理好“禁塑”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