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小伙患心脏病,因为病情复杂手术困难重重,曾被多家医院拒之门外。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利用3D打印心脏技术,1:1复制患者心脏及周围组织结构,精确定位手术关键步骤并制定出最佳的手术方案,成功为小伙手术,昨日小伙出院回家。
记者了解到,3D打印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而用于如此复杂的心脏病,还是首次。
年轻小伙,被先心病折磨20多年
昨日,记者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病房见到了小汪(化名),他戴着一幅眼镜,整个人看起来特别消瘦,明明已经23岁的年纪,看起来还不到20岁。小汪的爸爸告诉记者,儿子刚出生时就被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当地医院诊断是法洛四联症,称不好治疗,这些年,家里人带着小汪四处求医,“北京、上海都去了,都没治好,有的医院直接说不好治”。因为疾病,小汪上学只上到初二,便辍学在家。
四个月前,小汪的身体进一步恶化,“吃饭吃不下,喘不上气,动也动不了,只能躺床上”,小汪的爸爸说,当时在连云港当地医院治疗,境况每日愈下,一家人都感觉已经走投无路了,在这种情况下,有朋友介绍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
可怕!侧枝血管盘旋像蚯蚓
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先天性心脏病专家李小波主任接诊了小汪,彼时,李主任眼中的小汪“很紫很紫,紫得发黑”。而一系列的检查发现,小汪得的并非法洛四联症,而是无脾多脾综合症,疾病导致其内脏发育畸形,包括心脏存在严重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先心病,单心室B型、单心房、右室双出口、肺动脉重度狭窄,体肺多发侧枝”。与此同时,在气管后发现巨大假性动脉瘤,压迫食道和气管,导致患者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李主任说,小汪的病拖的时间太久了。
检查中,专家发现,假性动脉瘤周边有许许多多的侧枝血管,“像蚯蚓一样盘旋在一起,一层又一层,非常复杂”,而现有的检查手段根本看不清具体起源、走向以及和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此时如果贸然手术,碰到这些侧枝血管,引发大出血,后果不堪设想”。
3D技术1:1打印,还原复杂结构
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团队想到了3D打印技术,在心脏彩超,血管CTA重建的基础上,利用3D打印1:1复制患者心脏及周围组织结构,记者看到,这样一颗“心脏”上盘旋着许多蓝色的小血管,那便是侧枝血管,而绿色的是偌大一个假性动脉瘤,“整个结构看起来一目了然”,心血管中心的於文达医生指着3D打印心脏介绍。
李小波主任告诉记者,这颗心以及相应软件模拟制作的动画,他及团队整整研究了两天,“将大血管、气管、增生的小血管、肿块反复组合、反复观察、反复思考,寻找最佳的手术途径。”
拨云见雾,七小时手术解除病痛
4月16日,手术正式进行。果然,手术中到处是迂曲的增生血管,拨开主动脉,上腔静脉、无名静脉、奇静脉、肺动脉、气管、无名动脉等一一避开,发现侧枝血管立即结扎,终于,到达假性动脉瘤的位置,“打开假性动脉瘤瘤腔,解除压迫并缝闭出血的漏口”。最后针对小汪的复杂先心病,李主任为其做了一期手术,整个手术进行了七个小时。
而整个手术的过程中,3D打印的这颗心就放在手术台边,以便于专家在术中进行反复对照,一方面避免损伤重要血管脏器,另一方面避免侧枝无意中损伤造成大出血而威胁生命,所幸,当天的手术很成功。
据悉,我国目前约有670万结构性心脏病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这种心脏病变个体差异非常大,治疗方案复杂多变,手术难度大。由3D打印技术通过1:1的精确比对打印出实体模型,可以为外科医生提供模拟操作,精确定位手术关键步骤并制定出最佳的手术方案。 (张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