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天上材增材制造有限公司在江苏南通成立,这家由中天科技集团与上海材料研究所合资组建的企业,将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打印金属粉末耗材,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等行业。而就在两个多月前,两家单位的高管还在焦急等待有关部门的批复。上海市科技党委在大调研中得知此事后,及时协调,最终,上海科研机构与江苏上市公司成功“牵手”。
金属3D打印正在给制造业带来变革,其技术难度很高。近年来,上海材料所在上海市科委等部门立项支持下,研发3D打印金属粉末耗材制备技术。所长朱德祥介绍,通过引进集聚海归等各类高端人才、举全所之力攻关,到2016年底,他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开发出多项专利和专有技术。
为尽快实现产业化,上海材料所开始寻找合作企业。那时,总部在南通的中天科技集团已开展3年调研,也在寻找研发3D打印耗材的合作伙伴。“我们和上海材料所一见如故,他们的技术很成熟,也很先进。”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说。去年4月,在上海市科技党委、市科委与南通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的南通对接服务上海大会上,朱德祥与集团总裁薛驰共同签署了合资意向书:上海材料所将科技成果作价2000万元,并与中天科技集团联合出资,成立中天上材增材制造公司。
然而,双方的合作没有预想中那么顺利。去年,上海开展了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清理规范工作,上海材料所的国资监管单位——上海科学院是事业单位,所以在清理规范范围内。市科技党委办公室主任刘晋元说,有关方面对此有不同意见。一方认为,在清理规范期间,出资成立新企业的节奏应放缓;另一方认为,科技成果转化事不宜迟,应按“一事一议”原则予以批准。
听说“卡”住了,薛驰颇为焦急,与朱德祥商量:“要不先由我们出资成立企业,今后通过增资扩股,材料所再进来?”朱德祥则感到为难,因为这样流程更复杂,也为双方合作增添了变数。
大调研中,市科技党委了解到这一瓶颈问题后,及时牵头组织协调。各方讨论后,统一了认识:科技成果转化有很强的时效性,清理规范期间也不能拖,否则会错失市场“窗口”。这为沪苏3D打印合作按下了“快进键”。近日,上海材料所收到上级批复。而今,中天上材增材制造公司已进入厂房设计、设备采购阶段,计划今年四季度将产品投放市场。
大调研不仅促成了此次合作,还将更多的上海科技资源与江苏企业对接。春节前,中天科技集团与市科技党委、市科委进行了互访交流,决定将闵行区的集团旗下上海中天铝线有限公司改建成“中天科技上海科创中心”,研发3D打印、石墨烯、5G通信、物联网传感器等前沿技术及产品。薛驰表示:“中心将承接集团与材料所等上海科研机构的合作,生产基地则放在南通,力争成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一个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