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行业无人机的智航无人机公司董事长助理王晓亮认为,监管长期来看是利好的,以前都是黑飞,现在工业无人机应用可以用正常渠道报备,清除了一些安全隐患。他也指出,实名制在推行落实上,细节需要完善;当前的空域审批流程不够清晰;此外,无人机监管是一个涉及多部委的交叉的综合问题。比如,工信主要是标准制定,民航局主要是跟实名制和机场禁飞区划定,空管委是谈空域开放,未来对接管理部门需要统一。
大疆安全技术总监王庶还指出,四旋翼飞行器之外,市场上目前存在一种形式航模的“固定翼飞行器”,他的飞行距离更远,高度更高,加装不具备禁飞区设计的开源飞控系统后,会对空域安全形成巨大威胁。两者都被冠以“无人机”之名,但使用场景和安全性相去甚远。
可能成为“第二个高铁”?
对于当前的监管,黄志聪认为,统一监管还没有明确的时候,各地的严管是阶段性的。“行业如果要发展,至少从飞行时间、飞行架次、飞行人数来说是正比例的上升。可以预期未来的状态和现在的全面监管是不匹配的,未来监管比较规范之后,申报的严格会有所放松。”
“大疆倡导以技术主导加有效的行政监管。”黄志聪说,无人机在空中飞行、自由度很高,很难被发现,所以说要用技术手段去监管。行政上,对于厂家端来说,希望大家配备相同电子地理围栏技术,这需要政府去主导。用户端来说,实名制和明确禁飞区等游戏规则的设定需要政府推进。
余景兵介绍,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已经在深圳发改委立项三项无人机通用技术标准,并对外发布了第一版,企业已经在普遍引用;上个月八个部委发布了《2017-2018中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其中计划制定300多项无人机标准。王庶表示,希望能优先地考虑安全相关的标准。
“希望未来无人机能按照汽车的思路管理,管人、管审定、管交规(运行)。无人机是一个空中会飞的机器人,作为飞行平台,搭载不同的任务载荷,可以用在各个领域代替人工作业,成本低,风险小,更安全。相对的飞行自由未来肯定会实现,前提是无人机安全管控技术、无人机智能避障技术更加成熟,无人机法规更加完善。”余景兵表示。
罗忠慧认为,目前的政策会对消费级无人机在国内的销售造成一定影响,“影响会有半年的滞后期,到了明年上半年应该就会释放出来”。
“中国民用无人机终将不依赖于国外技术,必将是中国的第二个高铁,引领全球无人机产业,三年后产值将达千亿级规模,五到十年后将是万亿级产值。”余景兵表示。上半年无人机出口量增长了93.4%,如同高铁一样,中国的无人机产业依赖自主创新能力正在引领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