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中,人们对机器人的认知处于“工业生产流水线上替代人力的机械产品”。随着技术的革新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将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据了解,从工业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的转变过程中,工业机器人在降低成本大规模普及的同时,更强大的性能将带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在机器人世界杯产业峰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秘书长、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秘书长徐晓兰介绍,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了22.5万台,同比增长27%。特别是服务机器人,在过去的一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随着应用逐步的扩展,服务机器人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机器人企业从汽车行业向电子信息制造、食品加工、物流等传统行业渗透。”徐晓兰在峰会上说,机器人应用从工业领域向家具服务、医疗康复、教育娱乐、国防军事等领域快速扩展。在世界范围内以个人、家庭、行业服务为特征的服务机器人已接近2500万台套、280亿美元,超过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一半。同时,互联网领域大举进军机器人产业,推动新一代智能机器人快速崛起。
“服务机器人具有友好性、功能性、拟人性、安全性与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功能与智力的替代。”不过,徐晓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也表示,服务机器人的国内市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所以服务机器人产业相对比较薄弱。近十年来,全球服务机器人技术突飞猛进,新成果不断涌现,但其产业化存在两大瓶颈——缺乏检测标准和高成本。我们只有真正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拥有更好的市场和更成熟的体系。
服务型机器人(图片来自;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