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软关闭Tay分析未来机器人的走向

   2016-06-24 中关村在线佚名3170
核心提示:“机器人”是人们经常讨论到的一个话题,但“人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这类话题却很少有人讨论。微软之前关闭了聊天机器人Tay的服务器,虽然这几天经过调试和维护已经重新开启,但暂时还无法正常使用。从这里我们分析一下机器与人交流这种技术在

  “机器人”是人们经常讨论到的一个话题,但“人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这类话题却很少有人讨论。微软之前关闭了聊天机器人Tay的服务器,虽然这几天经过调试和维护已经重新开启,但暂时还无法正常使用。从这里我们分析一下机器与人交流这种技术在未来的走向。

  为什么会有机器人这个概念? 在早期机器人的定义很简单,“能够以更高的效率代替人工作的机器”就可以称得上是机器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机器人的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机器人的“智能性”也在不断提高。但现在我们接触到的机器人一般的都是用于工作的机器人。
  工作用的机器人是很好理解的,与传统的概念一样:以“能够更好更快的代替人工作”为基准,典型的代表就是Apple的Liam,它配有29只独立的机械手臂,可以在11秒内完全拆解一台iPhone并将其零件和螺丝分类。在工业上确实是超高效率的机器人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能够接触到这类工业机器人的。所有以工作为运行目的的机器人都可以纳入工业机器人的范畴,比如餐厅中的送餐机器人,家中的扫地机器人等。但是从用途和本质上讲,工业机器人更像是一个“用于工作的机器”。


Liam机器人(图片来源于苹果官网)

  今天我主要想与大家讨论的是另一种机器人。除去研究机器人的工作效率之外,现在人们的研究转向了机器人的情感。情感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情感是人类在逻辑处理时的内心感受,而性格是人类在进行逻辑时的行为习惯。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在处理逻辑时很直接,不顾及其他方面。可能你会觉得他很单纯,也有可能会觉得他蠢。但如果一个人在处理逻辑时严谨细致,把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角度的细节都考虑到了,那么你有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细心的人,也有可能会觉得他很有心机。这就是处理逻辑可以给他人带来的感受,但是这只是一个单独的逻辑,当你把所有的利害关系全部摆在它面前,亲情、友情、爱情、利益、表面的关系、隐藏的关系、以及其他与之相联的关系摆在它面前,再把所有的关系进行分级,然后会发生什么?你的分级就会成为它的性格,是偏重于亲情,还是偏重于爱情,又或者偏重于利益,分级就会演变成它的性格。

  如果再稍微复杂一些还可以演变成一个"面冷心热",或者"面热心冷"的感觉。这只是最简单的模拟,一个人类的情绪是很复杂的,并且存在很多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因素,能说和不能说的关系。所以一个机器在逻辑上的细腻程度会决定这个机器在"人性"上的真实度。但当一个机器的逻辑严密,处理事件形成了独特的逻辑习惯,在交流中的感觉是可以和人一样的。就像"Tay",之前为什么会被关闭,因为她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进行自我思考的逻辑模式。就像一个小孩子,在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维逻辑之前,是很容易被骗的,机器也是如此,但是小孩的基本逻辑需要父母教导,而机器的基本逻辑需要程序来界定。


机器人的逻辑(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与机器最大的区别在于人会主动问"为什么",而机器需要你去告诉他"为什么"。把话题回到机器人,如果我们需要一个情感类的机器人,我们需要他做什么,需要他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还是仅仅是在我们心情低落的时候能够给我们一种暖心的感觉。这两个功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如果一个机器能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哪怕是模拟出的独立思想也是不受人类控制的,对事会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有独立思想的的机器人不一定能够劝慰你。所以,找到自己的需求,才能选择对应自己特点的产品。


机器人未来可能拥有的独立想法(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很多人对机器人能否独立思考这件事保持怀疑态度,其实很简单,自问一下我怎么知道自己正在思考?思考是无数逻辑交错的对比分析,这里包括各种方面的逻辑,从不同角度出发权衡利弊,最后得出结果,当然在情绪波动时还会有一定的随机性,但是这些逻辑分析是可以通过程序模拟出来的。当这种模拟出来的“逻辑”,拥有了某种事件处理规律的时候,会给人一种拥有思考能力的感受。情感源于逻辑,从某个层面上来讲,一个人的性格是由他的思考模式来决定的。

  当一个程序拥有严谨的逻辑运算后,就会让人觉得"人性化"。但当逻辑运算的细腻度和严谨性复杂到某种状态时,就会显出自己独特的"性格"。在某种意义上,当一个底层平台搭建完成后,机器人可以像人类一样,培养出自己的性格,当然这里仅指情感,在动作上还需要硬件上的支持。如果人类对机器人情感上的处理有需求的话,那么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一定会看到拥有独立情感的"机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