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设计制造标准

   2016-05-05 互联网佚名3710

楔紧块用T8或45#钢,热处理硬度HRC48-52,与滑块的整个宽度贴合,到模架的边缘至少40mm,用螺钉连接在模架上。(参阅下图)

抽芯与模芯的楔合长度至少50mm,单边斜度5°。

抽芯距离需避开顶针的干涉,选用的油缸必须满足前进和后退的整个距离,防止发生机械故障。

桥式连接的油缸与滑块座用半圆活块连接,钻M16的吊装螺钉孔。

油缸上的行程开关的使用需由指定,安装后不能和压铸机大杠发生干涉,其位置调节好后要能保持固定。

设计时考虑滑块上的抽芯要作到不拆卸桥式连接的油缸就可以取下,抽芯与滑块座的连接采用嵌合式螺钉连接。如下图所示:

使用斜杆抽芯的场合,斜杆的直径不小于ø30mm。

10、必须设置轨道使滑块在其上滑动,轨道材料为45#钢,热处理HRC48~52,嵌合在模架上,用螺钉锁紧。滑块座与导轨磨擦面需表面淬硬。

六、型芯

用H13型芯或SKD61顶针做型芯。

型芯的定位不采用简易的螺钉锁紧,该方法仅用于不重要的小型芯上。轴向浮动在0.02以内。

型芯根部R0.5。

形成通孔的型芯碰穿面让开0.25mm,以免合模时压伤。

表面是否做软氮化处理由工程部决定。

拔模斜度单边0.5度,图纸许可时可以大一些。

其他考虑:(在设计评审时研讨)

1)小于ø4,5的孔不铸造出来,可设置引针孔用加工的方法钻出。除非长度小于直径便可铸出。

2)动模的型芯是否容易顶出。

3)型芯和滑块是否可以安装冷却水。

4)避免型芯在浇口处被冲刷。

七、顶出

顶出板后限位不能和压铸机的顶出杆发生干涉。

通常500T以下压铸机顶出板托板的厚度35mm,保持板厚度25mm,500T以上压铸机顶出板托板的厚度50mm,保持板厚度30mm。

 

顶出板拉回装置按下图做。顶出距离小于30mm或简易的模具也可以不设置拉回装置。

顶出板应足够大,可连接压铸机的四个顶出杆,具体参见压铸机动型板孔系图。

顶针的大小:

尽可能大一点,最小选ø5 mm

ø5 mm & ø6 mm如果不是很短,采用阶梯顶针

用SKD61的标准顶针,如:ø5, ø6, ø8, ø10, ø12, ø16, ø20, ø25 mm.

顶出距离:顶出铸件离开最高点至少6mm。除非单独要求。

对薄壁件,顶针尽量不要布在面上,最好布在筋上。

型腔上顶针孔

直径12 mm以下的孔,间隙为0,025/0,05 mm

直径12 mm以上的孔,间隙为0,05/0,075 mm

配合段25/30mm

孔间的模具钢壁厚至少4mm,尽可能10mm。

重要点:顶针孔和顶出板必须保持垂直,复杂和精度高的模具顶出板要

设置导柱和导套,顶针和顶针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型腔热处理后采用线切割加工顶针孔。顶针不能与顶针孔的避空位接触。

顶出板用M12的螺钉紧固,间隔距离不大于150 mm。

顶出板向前运动时不能损坏模具和冷却水管。

10、对安装的顶针进行编号。

八、冷却系统

尺寸:1)直通冷却:用ø10mm的水冷通道,¼” 的锥管螺纹连接。2)点式冷却:点冷采用专用点式冷却管。

冷却水进出口采用集中汇流,要避开连接螺钉、顶针,统一连接到模具上方的汇流排。如附图

冷却水到型腔的距离,到型腔和复杂的滑块表面以及浇道为:22mm,到顶针孔、螺钉孔的距离可以为8mm,距离型腔转弯或尖角处必须大于40mm。

型芯冷却,尽可能的采用,根据型芯的大小和距浇道的位置决定。

冷却系统图纸,用A4图纸随模具完工后一起下发。

冷却通道的标识,模具上需清楚标明,如:1 in 1 out, 5 in 5 out

九、浇注系统和分型面

这很重要,在设计开始必须做两种以上的方案,由技术主管召集压铸工艺、机械加工工艺、模具制造工艺等相关工程师进行设计评审。

浇注系统方案必须有相应的铸造条件表。

除ADC12材料外,其他的压铸材料

必须在横浇道上刻出合金材料的名称,字高2mm,如:LM24, LM2等。

 

4、横浇道的形状:如下图所示

其中400T以下压铸机 W取20~40mm

500T~900T压铸机W取30~60mm

5、浇道上必须有圆角,不能有尖角,按的标准做。

6、溢流槽的设计按下图进行

7、分流锥和浇口套的设计选用的标准浇口套设计分流锥。

8、分型面按最大投影面作为分型面的原则选取,顶针位置和浇口位置的选择最好取得客户的认可。

十、模具检查表

 

模具制造者:

完成时间:

模具快速检查表

这些项目在标准中都有叙述,通常易遗漏,请将检查结果填在表中。

项目

内容描述

检查结果

1.

除非特别指出,应去除尖角,凸起部位R1mm,凹下部位R2mm。

2.

省模必须沿出模方向,动定模碰穿的型芯间隙0.1/0.2mm.。

3.

内浇口和渣包溢流口是否按技术标准规定的深度,内浇口长度大于2mm,(除非特殊规定)

4.

大于等于8mm的顶针间隙0.05mm,小于等于6mm的顶针间隙0.025mm。

5.

顶出板是否有拉回设置,支撑柱是否和压铸机顶出杆发生干涉。

6.

浇口套和压铸机的连接是否按的标准制造

7.

滑块的轨道和楔紧块是否热处理

8.

模具上方是否有脱模剂残液排除槽

9.

模具是否安装了飞水防止板

10.

模具型心材料证明和热处理硬度证明是否齐全

11.

所有运动部件是否已经润滑

12.

检查浇道、内浇口和渣包溢流口的厚度和宽度

横浇道:宽度 mm 厚度 mm

内浇口:宽度 mm 厚度 mm

溢流口:宽度 mm 厚度 mm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