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是天然O2O 创业者可抓住奥运契机

   2016-08-04 互联网佚名1440

  我们更早做的事情是找到了虎扑这样一个很好的企业,您说的关联性,我们其实是虎扑第一大机构股东,我们跟虎扑产生了合作关系之后,我们就成立了产业基金,贵人鸟作为唯一的LP,有虎扑的团队作为核心。再往后,我们跟中国的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学生体育协会做这样的合资公司,我们也把虎扑带进来。其实这一系列的东西都是资本,也都是用资本在驱动变革,这些事件当中它的关联是什么?其实都是回到投资逻辑的核心,要全面满足每个人的需求,所以我们这些人,透过我们刚才讲的,比如说现在从小学到大学3.2亿的在校学生人群,所也未来的体育赛事和活动,我们是可以参与,而且可以组织的,拥有三类人群,在校人群,虎扑以及我们所投的所有体育相关的这些公司,我们所掌握到的注册用户数已经是超过2亿,贵人鸟现在投资和参与的体育科技公司,拥有体育App的公司,我们所掌握的月活接近1亿,这样的人群,这样的用户大数据,对于我们未来在研究体育产业方面布局的逻辑,或者是推动的步骤,执行的阶段,都会对我们有很好的帮助,这就是我们在做的事情和逻辑。

  田华:杨冰是虎扑的联合创始人,当时作为一个BBS,类似于大家自己玩的东西,一步步成长到今天,资本对于你们的发展过程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是否在某些关键节点彻底改变了你们的方向?

  杨冰:其实虎扑是非常典型的在资本助力下,一些热爱者成就了一些事情,做出了一些事情的过程。最早我和我的合伙人,最开始假设了一个BBS,对于资本也没什么了解,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握了一些时代的机会之后,有了一定的规模。在企业获得一定规模的时候,2007年的时候,我们获得了第一笔投资。在投资的推动之下,虎扑才在2009年的时候,正式成为国内最大的体育网站,我们在2013年成国内最大的体育爱好者的App。这些都是离不开资本的推动。

  我们自己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接触到很多和当年的我们一样热爱体育产业,对这个领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如何满足体育用户的需求,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和贵人鸟这样的产业资本一起合作,通过我们对体育产业的理解,能够帮助一些有梦想、有能力,敢于行动的创业者,用资本的力量帮助他们一起实现他们的梦想。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有一些体育产业阶段性的过热也好,泡沫也好,综合其他产业来看,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所谓的体育产业在过去这么多年,应该说用户的潜在诉求,在过去很多年是跑在资本前面的,但是在这一两年,资本对体育产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哪怕是产生了一些小的泡沫,都是非常正常的,矫枉必须过正,是这样的过程。随着持续的发展,相信资本会给整个体育产业带来越来越大的变化,带来越来越大的助力。五

  田华:刚才所遵循的逻辑,像王濛这样的创业者还在寻求资本的介入,寻求资本的帮助,虎扑在资本逐渐介入下发展,逐渐从小到大,任何一个公司发展过程当中,不管是小公司,还是大公司,都是离不开资本的,这就回到了匹克许总这一块儿,刚才你的讲演当中看到,你们要打造体育产业生态圈,对于生态环境,这是很热的词,在体育产业,什么样的生态是适合我们的,资本对于我们的生态有什么样的帮助?大家也知道很敏感的一件事情,匹克最近也在谋求私有化,这样的东西对于匹克来说,是不是也是资本原始的诉求,包括生态圈之间是否有一些必然的联系,这方面请许总介绍一下。

  许志华:从我们思考的角度来讲,从一个基本的运动爱好者需求的角度来思考,一个运动爱好者不仅需要买装备,还需要运动,一定要进行交流,一定要获得情感的满足,一定要去看比赛等等等等这些需求。我们过去一直专注在装备满足上,别的领域更多的是考虑品牌,随着中国体育产业基本需求“大风”的吹来,匹克适时提出,在装备制造业基础之上,开始外延到体育服务业上,也是非常适时的做法。

  由于目前的香港资本市场是主要以机构为主的资本市场,他们是比较理性,比较务实,不希望做一些好象看似有风险,或者是不擅长的地方你去做,更希望你专注在擅长的地方去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寻求一个更好的平台,或者是寻求一个更高的,能够支持我们下一步目标发展的平台,这是我们下定决心私有化很重要的原因。当然,私有化我们还在过程当中,还并没有成功,这也是我们公司大股东这边,特别是我们家族这边,基于对中国体育产业的信心,认为未来中国的体育产业人口基数,以及需求的增加的信心,我们做出这样一个决定。

  回到资本跟产业的关系,我认为怎么看资本呢?刚刚我们一路走来,从原来的创业公司,到在香港上市,现在在谋求退市,整个过程也比较不容易,但是整个过程跟资本接触也比较密切。我认为可以把资本理解为催化剂,你如果再一个正确的方向上,资本的催化作用会让你走得更好,但是如果你在一个不是正确的方向上,它也会加速你的死亡。资本可以把它理解为催化剂,作为创业者,体育产业的从业人员,更需要考虑的,我们是不是处于正确的方向上。正确的方向,每一个阶段的爱国和商业模型的不同,很关键的,最后我们做企业,最后的目的,还是为了回报股东,我想这是必须要面对的,任何一个创业者不能想着我做这件事情,我的商业模式在什么地方,在哪里,我不知道,你连自己未来的商业模式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就去创业,这是不负责任的,当然你可以留有后招,这是你的后招,但是企业的经营一定要有现金流,有利润来支撑,这个企业才能发展。当然,不同阶段对现金流和利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早期阶段更多要求的是商业模型,进入中后期之后,可能要求你的现金流,你的利润要能满足资本的要求。

  资本是一个催化剂,它没有纯粹的好或者不好,关键是你处于什么位置上。

  田华:刚刚徐总反复提到三个字,“催化剂”,资本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当中起的作用。包括我们说国务院的46号文,5万亿,这方面的数据,刚才易剑东老师在分享当中已经提到了,5万亿肯定不是凭空出来的,需要在座的各位,尤其是体育产业的从事人员,每一个公司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出来的。刘凡,你对于资本在体育产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态度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刘凡:像2015年体育元年的爆发过程当中,资本还是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可能会比催化剂来得还要猛,有点像最后一根稻草,把这个产业拖到蓬勃发展的年代。我创立的沙丘资本是比较年龄的投资机构,是2014年年初刚刚建立的,我们建立之初,体育就是我们投资的产业方向,这一点跟大家分享一下,比较有意思。

  当年我们主要看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之前有很好的手机游戏的投资经理,又想着文体不分家。同期,我自己又是一个马拉松的打酱油爱好者,喜欢全球去跑马拉松,当旅游,当玩。2014年跟2013年比,报名非常艰难,已经开始抽签抽不上,因为我的全马成绩并不是很好。再一看国内跟朋友分享了一下数据发现,2013年33场的全国马拉松,2014年44场的全国马拉松,是2014年同期在台湾那么小的地方就有400场马拉松,并且也就是在两三年之内蓬勃发展起来的。当时就觉得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消费升级的点,我们关注的宅经济+动经济,应该是到了时间点,特别是是在超级城市和一线城市,那时候开始关注体育产业,也算是比较幸运,10月份,46号文发起,2015年资本市场就爆起来了。

  2014年,我们在寻找好的体育项目的时候,我们发现最大的一个问题,体育是没有产业思路和方向的,整个体育更像是一个项目,一个生意在做,这个的基础,当然由于产业链的不完备,包括体育产业的缺失,还有像许总刚才分享的,那个时候基本上属于计划经济体育体制的基础下,确实没有这样的温床。在政策出台以后,资本的大量涌入,吸引了大量的眼球,大家的关注度,对体育产业这件事情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个变化导致资金的涌入,最先的一步是把人激发出来,这个在我看来,可能对于整个体育产业能够有一个V型探底的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契机。至少很多之前有着更好机会成本的人,他可能本身在一些文娱产业的人,愿意,或者说其他互联网产业,或者说其他的实业产业的人,对体育的关注度和投入度,要大太多了。

  也很感激,像各大巨头,万达、乐视、阿里这些会投入大量的金钱在各种各样版权,包括像一些俱乐部的布局,首先让整个体育产业变得更好看,好看的同时,基于八千美金人均的GDP,能够很天然的有体育产业,体育消费诉求的基础上,参与型经济一定会跟上的,这也是沙丘资本对于参与型经济非常关注的一块儿。因为大家最终还是要消费,体育产业本身就是一个跟大健康相关,跟文化产业相关,跟教育相关,是一个天然的O2O的产业,因为除了电竞以外,没有一项体育产业能够在手指尖,在电脑上,在手机上就能完成的产业。所以它是需要有很多沉下心来热爱体育,对于互联网的一些思维也会有一些想法,当然最好其实是对于金融也有更多理解的团队,能够出来。像这些综合起来,我会觉得其实资本对于体育产业在目前这个阶段是比较重要的。

  像去年我记得有150起以上的投资,250亿以上的融资额在体育产业里面发生。但是我们真正去看2015年和2014年,哪怕是2016年GDP的增长到底能够高多少,我是画问号的。需要耐心,像刚才易老师说的耐心,首先要布局,还是要有一些投入,泡沫没关系,泡沫退后,我们就能知道谁能够推起一波浪潮。

  田华:刚才我们从奥运谈到了资本,谈到了资本跟体育产业之间的关联,其实刚才各位嘉宾,包括易老师,包括许总,陈总他们都谈到了一个问题,目前在我们整个体育产业核心里的体育赛事的表演业,体育赛事本身居于最核心的位置,不管是传媒、制造、消费都是依托于整个体育商业,或者我们更多的从国外产业发展里看到的是这样的现象。现在中超可以值80亿了,CBA可能马上也会出一个天价,类似这样的,坦白说,国内还并没有真正的体育赛事,不管是我们的体育营销、体育消费、体育发展,都是依托经纪也好,或者叫职业也好,或者叫商业也好,一定是依托于某项赛事,大家觉得跑步很热,跑步也是因为有很多很多的普通老百姓参与到其中,很多很多商业比赛寄托了很多家庭,很多孩子运动的梦想。我就想问问这个问题给在场上的所有嘉宾,大家都在问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土壤造就了国外体育产业的发展,中国现在体育产业发展的不一样,我们有一些什么样的捷径,在座的各位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觉得我们可以更快地在资本或者是在我们自己内心的驱动下可以尽快地到达这个目标。

  许志华:这个问题是全体体育人都面临的很大很大的问题,在目前如何实现盈利。中国因为大型的IP资源还是控制在政府手上,而且基本上是在体制内,但是我认为打造一些中国人喜欢的赛事,对于中国目前的市场来讲是一个机会,对于立足想要做这件事情的人是一个机会。我看了那么多国外的赛事,只有两类赛事是可以存活的,要么是最高端的,要么是最接地气的,只有这两类的赛事是可以存活的,中等的赛事是最艰难的。从美国的经验来看,体育参与人口那么大基数的人群来看,都有这样一个严重的现象。我举一个例子,像前年,美国仅次于NBA联赛的第二大联赛,老板专门来见我,希望我能赞助他们的赛事,赞助的金额跟NBA相比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当时就在想,对于在美国还是有一定影响力,在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的赛事都那么艰难,我们在中国怎么办?所以我认为从赛事打造的角度来讲,只有两类赛事,大家要么有能力,有资源,像万达,去收IP,或者是能够跟决策者最近的这些人拿到IP,或者是用资本的力量入股一些已经有IP的公司,这是一种途径,而且这个途径只要坚持去做,肯定是能见钱的,而且钱很大的东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