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理以前自己设计的模具的时候,看到06年帮一家公司做的气体辅助成型注塑模具。在这里也整理几句,方便以后自己想写点东西的时候能用上。
气体辅助成型说简单也很简单,就是在注塑的时候趁材料还没完全冷却硬化的时候向其中吹入有一定压力的氮气,将其中没冷却的部分材料排挤到产品之外。这样做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节省塑料材料,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际用途是为了减少直到消除缩影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在实际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基本如下;
1、进气点的选择;进气点选择是这类模具的第一步。需要在选择的时候考虑产品要求以及实际冷却的循序。一定要考虑按照冷却顺序在向其中充气的时候能排出材料。
2、进气嘴埋入型腔的深度:深度太浅会因为材料进入型腔以后过快冷却造成充气时被包裹,造成充气困难,太深可能造成进气位置对面型腔出现指纹痕迹,影响到产品质量。
3、氮气进入的参数选择。因为在模具设计阶段,很难对这个因素进行充分评估,实际还是在不断调整中摸索参数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