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總體結構設計 一套完整的模具,它函蓋有多個相關系統,它們之間相輔相成.只有當各系統達到一最佳組合,才能保證模具的正常使用和精度.因模具的結構必須符合產品的要求,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要求,而產品存在變化性和多樣性,這就決定了模具的多樣性.一般來說,典型之塑膠模具包括:澆注系統,頂出系統,溫控系統,排氣系統,抽芯系統等.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將對各系統設計原則進行分述.眾所周知,模具業為一專業性和經驗性極強的行業,模具界也深切體會到模具設計之重要,往往因設計不良,尺寸錯誤造成加工延誤,成本增加等不良效果.但培養一名足夠經驗,能獨立作業且面面具到之模具設計師,須三五年以上磨練才能達成.因他所要掌握的技能和實際經驗,函蓋到相關學科的方方面面,必須要有能力來判斷協調各系統之間的取捨輕重. 1.分模面(Parting surface) 為使產品從模具中取出,模具必須分成公母模側兩部分,此分界面稱之為分模面.它有分糢和排氣的作用,但因模具精度和成型之差異,易產生毛邊,結線,有礙產品外觀及精度,選擇分模面時注意:1. 不可位於明顯位置而影響產品外觀.2. 開模時應使產品留在有脫模機構的一側.3. 位於模具加工和產品後加工容易處.4. 對於同軸度要求高的產品,盡可能將型腔設計在同一側.5. 避免長抽芯,考慮將其放在公模開模方向,如一定要有應將抽芯機構盡量設在公模側.6. -般不采用圓弧部分分模,這樣會影響產品外觀.7. 對於流動性好易溢邊之塑料,應采用插破方式分型可防治毛邊產生.8. 對於高度高,脫模斜度小之產品,可取中間分模,型腔分兩邊以有利於脫模.一套模具的分模面,可能有一個或多個,在確定分模面時,還應考慮如下因素:1. 產品的形狀,尺寸,壁厚詳加研究分析,找最佳方向來分模,俗稱“拆模”.2. 了解塑料性能和成型性以及澆注系統的布局.3. 注意排氣和脫模,簡化模具結構,操作方便,加工容易.它的形式有多種:水平,階梯,斜面,垂直,曲面等. 2.脫模斜度(Draft) 為使產品容易從模具中脫出,模具上必須設置脫模斜度.其大小視產品形狀,塑料,模具結構,表面精度和加工方式不同而異.一般為1-3°,目前尚無確切數值和公式,大多是依經驗值,在不影響產品外觀和性能之情形下,脫模斜度愈大愈好. 1. 箱盒和蓋:
類型小於50mm50—100mm大於100mm湵〖?瓲頢/H1/30—1/351/30—1/601/60以下1/5—1/10母模側大於公模側2. 柵格: 柵格形狀,尺寸及肉厚不同應有不同的脫模斜度,經驗公式如下: 0.5(A---B)/H =1/12—1/14 A=大端尺寸 B=小端尺寸 H=高度柵格節距在4mm以下之場合,脫模斜度為1/10左右, 柵格肉厚超過8mm,斜度不可過份加大,可在母模側多留膠位處分模,如柵格段膠位加大,可考慮加大斜度. 3. 加強筋: 可改善料流,防止應力變形,並起補強作用. a.縱肋: 0.5(A-B)/H=1/500—1/200 b.底肋: 0.5(A-B)/H=1/150—1/100 c.凸柱: 0.5(大端直徑 – 小端直徑)/H=1/30—1/20 (內外孔在模具同一側) 母模側: 0.5(大端直徑 – 小端直徑)/H=1/50—1/30 公模側: 0.5(大端直徑 – 小端直徑)/H=1/100—1/50 (內外孔在模具兩側) 注: 母模側脫模斜度可較公模側大些,以利於脫模. 3. 肉厚(Thickness) 產品的肉厚會直接影響到成型周期和生產效率,並會因肉厚不均引起縮收下陷和應力產生,設計模具時,決定肉厚應注意: 1. 產品機械強度是否充分. 2. 能否均勻分散衝擊力和脫模力,不發生破裂. 3. 有埋入件時,須防止破裂,是否會因肉薄產生結合線而影響強度. 4. 盡可能肉厚一致,以防縮收下陷. 5. 肉太薄是否會引起充填不足或阻礙料流.以下為常見塑料標準肉厚參考:塑料PEPPPAPOMPSPBTABSPMMAPVCPCAS肉厚0.5—3.00.6—3.00.5—3.01.5—5.01.2—3.50.8—3.01.2—3.51.5—5.02.0—5.01.5—5.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