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国内钛白粉市场行情并不“猴赛雷”?

   2016-08-01 中国塑料机械网佚名8330
核心提示:总体来看,1月-6月是钛白粉为期半年的价格逆涨期。1月-6月,继2015年12月钛白粉开始逆涨以来,2016年6个月共有7次的涨价潮,以西

总体来看,1月-6月是钛白粉为期半年的价格逆涨期。1月-6月,继2015年12月钛白粉开始逆涨以来,2016年6个月共有7次的涨价潮,以西南龙企为例,7次累计涨幅2900元/吨,主要由于外贸拉动库存,使国内大生产商出现供应偏紧,助推价格7连涨。

上半年国内钛白粉市场行情并不“猴赛雷”?

影响钛白粉价格的利多、利空因素盘点

半年7次拉涨,西南龙企逆涨2900元/吨。

1月2次、3月1次、4月2次、5月1次、6月1次,西南龙企半年7次拉涨,累计调涨幅度为2900元/吨。其实其调价依据非常简单,主要参考自身库存仓位,仓位高了——降价,仓位低了——降价,而每一次涨价都会带来全国范围的大面积跟进,其价格参考价值可见一斑,价格市场也在一次次的涨价过程中恢复信心。

市场曾一度“两极分化”明显

面对涨价,代理商对生产商的调价幅度也有议价能力,对于终端的执涨情况也较为灵活,利用涨价刺激需求的目的基本达到,“看人下菜碟”式的一单一议较多,农历新年前持货商普遍面临的难题就是“收款”,不是正在收款,就是在去收款的路上,催款压力较大。临近农历新年,贸易商和下游用户在略有备货,故现阶段持货商走货情况略有好转。钛白粉市场两极分化明显,品质、品牌较好的生产商,货源偏紧,生产压力略大,部分订单已经排产至次月或隔月,而三、四生产商走货依然较弱,开工率依然较低,按照这种节奏,2016年的涨价潮有罕见的延续性,但每一次的涨价目的或只为巩固上一次调价成果。

生产商蓄意限产 促使货源紧张

经过几轮的涨价潮,利用涨价气氛刺激需求的目的已经达到,部分生产商则利用涨价气氛蓄意限产,例如:华东地区某生产商,3条生产线,只开1条,“小米”前期饥饿销售模式明显。

春节过后 钛白粉行情并不“猴赛雷”

节后返市,春节过后的钛白粉市场仿佛刚睡醒,部分生产商还没有开工生产,目前只有西南地区一家生产商金红石和锐钛宣布调涨300元/吨和200元/吨,价格市场利多气氛似续涨节前,大企领涨气氛横跨春节假期,但小范围调涨过后随即持稳,节后的钛白粉行情并不“猴赛雷”?国内实单价格多以老价格为主,第二次调涨多为巩固第一次调价成果。

半年来的涨价潮,调涨产品覆盖金红石型和锐钛型,调涨幅度在500元/吨和300元/吨左右,国内市场喊起“对不起,我要跟龙蟒涨价去了,别再找我了”,实单价格水平距离持货商理想价位不远,另外,少数地区部分生产商由于开工率等问题,市场现货供应偏紧,个别生产商已预支后市的调涨预期。

新老价格穿插执行使价格执涨不乐观

国内钛白粉价格市场不仅水涨船高,一线或品质较好的品牌更是货源紧张,一线品牌带头“跑先锋”,三四线生产商“拖后腿”,距离交投乐观的理想状态差距较大,持货商的市场执行价格普遍存在“新老价格穿插执行”,一般新老价格执行比例约为3:7,价格差就是一次的涨幅,一般在500元/吨左右,若问执涨几何?还需再一波!即便如此,钛白粉也“火炎焱燚”到限制供应了,大企货源并不紧张,采用限制供应多为给外面制造一种货源紧张的气氛,为后续市场的封单乃至续涨做预热,其他一线或品质较好的生产商,原本货源紧张,谈不上限制供应,保持状态,别停产就可以了。同时,也有较为冷静的持货商并不看好后市的持续攀涨,没有较理想的需求支撑,钛白粉的价格也是“空中楼阁”根基不稳,生产商自称的供应紧张多为“移库”所致,透支了后市的需求,刺激采购的效果过后,面临的就是经销商与终端的持续消化库存,直接反映就是需求萎缩,如果是这样,也谈不到什么限制供应了。

钛白粉市场为何货源紧张?

下游需求有起色。目前钛白粉市场处于需求旺季,受益于房地产“营改增”等政策的拉动,房地产企业开发以及不动产抵税等环节影响,房地产销售回暖,带动涂料市场需求改善的同时,钛白粉市场的需求有所改善;2、生产商外贸优先。外贸订单供应优先级普遍较高,对于国内市场反应出来的就是供应吃紧,虽然价格较低,利润微薄,但有国内持续探涨价的价格气氛,用内贸做外贸利润补偿。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统计数据,2016年5月我国钛白粉出口71231.552吨,同比增长50.68%,环比增长27.96%,出口均价约在1541.1美元/吨,其中出口前三名国家为印度、美国、韩国,2016年1-5月钛白粉总出口284623.731吨,同比增长24.85%。3、生产商搞饥饿销售。国内有少数生产商利用国内的向阳气氛,故意限制生产,对于某一个或几个牌号产品,利用饥饿销售迎合涨价气氛,提高自身利润比例;4、渠道商与下游用户制造库存。钛白粉行情与开启上升通道,经销商与下游用户囤货待涨,除了刚性需求意外,一味的制造库存,促使持货商货源略显紧张,反而使生产商有了继续提价的坚定理由;5、个别生产商自身原因。国内个别生产商由于自身原因,其主力产品由其他生产商代工,受对方产能设备限制,产量不高所致。目前多数大中型钛白粉生产商5月份的订单都已超出50%以上,市场呈现持续向好的局面,超预期明显。

为何钛白粉渠道商日子并不好过?

接连涨价主要由于市场现货供应紧张,造成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是外贸订单暴增,生产商出口订单供应优先级普遍较高,对于国内市场反应出来的就是供应吃紧,虽然价格较低,利润微薄,但有国内持续探涨价的价格气氛,用内贸做外贸利润补偿。国内连涨并不是人人笑逐颜开,对于贸易商来说也有担忧,生产商实打实的涨,贸易商对终端客户的调价执行硬度并不强,常常是为了稳定客户而牺牲部分利润,贸易商如果在生产商端具有议价能力尚可,若满额执行,市场现实情况下,对贸易商确实并不好过。部分生产商只给贸易商要货量的三分之一,贸易商满足终端刚性需求略有捉襟见肘,在此情况下难保客户不丢,这部分遗失客户或被竞争对手拿走,或成为生产商的直接客户,少数生产商也在利用这样的方法逐步弱化渠道、强化终端。

钛白粉渠道商为什么降价愁,涨价也愁呢?

生产商只给贸易商要货量的三分之一,贸易商满足终端刚性需求略有捉襟见肘,在此情况下难保客户不丢,这部分遗失客户或被竞争对手拿走,或成为生产商的直接客户,少数生产商也在利用这样的方法逐步弱化渠道、强化终端;2、生产商实打实的涨,而贸易商多数属于软价格执行,面对抵制涨价,常常是为了稳定客户而牺牲部分利润,贸易商向上具有议价能力尚可,若满额执行,贸易商愁啊;3、金红石型钛白粉深处上行通道数月,缺的就是低价货,××交易平台的“空中”捣乱,利用集合采购等形式炒作低价,破坏钛白粉单位价格的市场氛围,与价格趋势背道而驰,与之合作的生产商在不知不觉中动了区域贸易商的“蛋糕”,反被平台绑架了下游客户;4、少数生产商“看人下菜碟”严重,对贸易商与终端客户执涨不同,持货商苦不堪言。

2016年国际钛白粉价格为何涨不起来?

使国内金红石型钛白粉市场“有价无货”的主要原因是外贸走货增多,外贸走货如此之多,主要在于价格优势明显,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统计数据,2016年1-5月出口总量为284623.731吨,出口总金额426950466美元,平均出口价格1500美元/吨,平均每个月5.69万吨的超低价出口量,使国际巨头在海外市场的涨价预期基本落空,made in China完胜。

中核钛白突然停牌为哪般?

5月10日,中核钛白由于涉及资产相关的重大事项而停牌,坊间猜测较多,多集中在“买卖”上。生意社化工分社钛白粉分析师认为:收购端,2015年全年巨亏,2016年何来资本收购呢?更何况是国际生产商;变卖端,无论变卖哪个厂都会对产品品质造成影响,在目前货紧的形势下也不现实,而买方也要考虑其亏损现实,买一个接近ST的企业,性价比是多少,值得考虑。加之近日传闻华东某生产商找到新买家,不知该二君是否也会成为“陆家嘴”新“带盐”。有消息称中核钛白拟收购影视类资产,新掌门人的跨界思维的确大胆,这算不算变相带动下游需求?

锐钛型市场独弱,与金红石型价差已至3000元/吨

少数生产商由于最近一次调涨而订单暴增,遂蓄意再涨,不到20天调涨1400元/吨,实属罕见。我想问,出口好吗?内销好吗?执涨坚决吗?最重要的,靠某平台出货,你赚到钱了吗?还不是自己白忙活,为别人赚吆喝,最后只是刷新了一下产量记录而已,有用吗?锐钛型钛白粉由于出口较少,独享国内疲软的需求,孤独的与金红石型钛白粉的牛市对抗,羸弱的现实使其主流价格仍然在9500元/吨左右,与金红石型钛白粉价格差拉大到3000元/吨左右。

所谓“电商平台”利用集合采购扰乱市场

国内市场的“有价无货”,另一个副作用就是价格市场的混乱,而价格混乱除了持货商的蓄意炒作之外,还有好多所谓的电商平台的“空中”捣乱,例如某横空出世的交易网站,利用集合采购等形式炒作低价,破坏钛白粉单位价格的市场氛围,与价格趋势背道而驰;其次,利用“攒成”的大客户,与生产商争取低价,抢了授权区域代理的蛋糕,有绑架下游客户之嫌,终端客户如过有采购需求,很有可能不找生产商和经销商,反而找某网站,若其建立实体贸易单位,直接“连锅端”,长此以往,平台收获名声,下游得实惠,生产商白忙活,渠道商丢了饭碗;最后,这类的电商平台存在严重缺陷,如:无自身支付系统,支付环节走线下,或完全嫁接在某某宝上,严格来说并非纯“电子商务”,而网盛大宗依托网盛生意宝(SZ:002095)的生态体系,只做互联网公司该做的事情,一个纯线上化的交易体系,一个严谨的融资系统,切实的帮助合作企业解决扩大市场、降低应收账款风险、提高资金周转率等实际问题,销售端与采购端具有完整的配套方案,让企业拥抱“互联网 ”的时代安全、可靠。

海外大企轮流调涨!

科慕(Chemours)2016年4月11日宣布,自2016年5月1日起,全球所有地区销售的科慕(Chemours)Ti-Pure?钛白粉上调150美元/吨。亨斯迈(Huntsman)4月4日宣布,上调其在全球的二氧化钛(钛白粉)颜料价格,2016年4月1日起亚太地区上调180美元/吨。特诺(Tronox)2016年3月31日宣布,2016年4月1日起,特诺钛白粉将全球范围上调175美元/吨。石原(ISK)2016年3月28日宣布,自2016年4月1日起,亚太地区销售的钛白粉(二氧化钛)价格上调150美元/吨。石原(ISK)2016年6月23日宣布,自2016年7月1日起,亚太地区销售的钛白粉(二氧化钛)价格上调150美元/吨。

2015年我国钛白粉总产量232.3万吨,17年来首次下降

据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和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近期对全国能维持正常生产的42家规模以上的全流程型钛白粉生产企业(含38家硫酸法企业、3家氯化法企业,1家兼具硫酸法/氯化法企业,不含表面处理加工型企业)的数据统计,2015年以上企业的钛白粉生产总量为232.3万吨,相比2014年的243.5万吨下降11.2万吨,同比降幅为4.6%。金红石型产品为171.52万吨,同比2014年下降2.4%,占总产量的比例为73.8%;锐钛型产品产量为41.7万吨,占18.0%;非颜料级产品为12.8万吨t,占5.5%;脱销/纳米类产品为6.29万吨,占2.7%。这是自1998年以后至2015年的17年间首次出现的全行业总产量下降(2008年下半年短暂期的下降除外)。

韩国对华金红石型钛白粉发起反倾销调查

2015年12月30日,韩国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的金红石型钛白粉(韩海关税号为3206.11.0000)发起反倾销调查。该案申请人为韩国COSMO化学,倾销调查期为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损害调查期为2012年1月到2015年6月。生意社根据进出口数据分析,2014年中国对韩出口约3.24万吨,占比5.86%,2015年前11个月出口量约3.89万吨,占比8.06%,消费区排名超越巴西,升至第二,对国内市场理论利空。生意社钛白粉分析师杨逊认为:COSMO化学是韩国本土唯一的一家老牌生产商,现有产能5万吨/年左右,以生产锐钛型钛白粉为主,已不是第一次申请对中国钛白粉进行反倾销调查,想必其生存也具有很大威胁,根据以往无一胜记的经验判断,此次也不例外。韩国贸易委员会通报中方,已于5月26日对金红石型钛白粉反倾销案作出初裁,裁定中国企业倾销幅度为4.02%-5.11%,但决定暂时不对涉案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2016年1-5月出口总量同比增长24.85%

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统计数据,2016年5月我国钛白粉进口量为15904.624吨,同比减少17.91%,环比增长21.35%,进口均价约在2369.84美元/吨,进口前三名地区为台湾、澳大利亚、美国,2016年1-5月钛白总进口69211.44吨,同比减少14.58%。2016年5月我国钛白粉出口71231.552吨,同比增长50.68%,环比增长27.96%,出口均价约在1541.1美元/吨,其中出口前三名国家为印度、美国、韩国,2016年1-5月钛白总出口284623.731吨,同比增长24.85%。

国产钛白粉出口尚可主要依靠价格优势

钛白粉出口利好尽人皆知,一方面说明海外市场需求尚可,另一方面我国硫酸法产品价格优势明显。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统计数据,2016年1-5月出口总量为284623.731吨,出口总美元426950466美元,平均出口价格1500美元/吨左右,平均每个月5.69万吨的超低价出口量,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国际巨头在海外市场的涨价预期基本落空,因为工艺和品质定位较低,国产钛白粉就要如此吗?出口较多的主要是生产商,而生产商依靠薄利多销吃库存,更多的利润主要依靠国内市场来补偿,而且把污染留在国内,同时消耗国内不可再生资源而让国外企业捡便宜。其实对于大多数企业和个人来说,讲一些过于宏观的大道理并没有什么卵用,总结起来还是一句话:现实永远是残酷的,追求的永远是现实利益!其中,四川龙蟒在1-5月出口单价分别为1450.79美元/吨、1464.45美元/吨、1472.06美元/吨、1491.05美元/吨和1526.85美元/吨,以上数据反映出三点:1、龙蟒出口多数都是“低价”“大”订单;2、其当月均价都在整体均价以下,起拉低平均数作用;3、每月调涨幅度平均不到20美元/吨,与其宣布数字严重不符(1-5月的均涨幅分别是13.66美元/吨、7.61美元/吨、18.99美元/吨和35.8美元/吨)。龙头企业成本低、品牌效应好、一单一议模式等优势明显。

2016年下半年钛白粉价格走势预测

2016年上半年钛白粉的价格走势非常“简单粗暴”,一个字:涨!最主要原因是出口利好带动,拉动生产商库存,使国内供应偏紧,面对刚性需求的基础采购依然是供应紧张,“硬提拉”式的利多行情已持续半年,下游市场对价格接受度逐渐打折扣,多数已做库存,传统淡季来临,加之半年度的业务冲量使市场商谈空间较大成短期常态。生意社化工分社钛白粉分析师杨逊认为:第三季度大幕拉开,年中销售冲量已完毕,生产商各自为战可能性较大,多以根据自身库存等实际情况定价,实单价格“硬度”减软,商谈空间重现。短期看,2016下半年或僵持转弱,唯一寄望点便是“金九银十”,但市场人士普遍对此悲观,实单依然以看单、看量、看付款形式的一单一议为主!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