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各主要型号项目均已采用了异地协同研制模式,通过基线控制实现了从设计端到制造端的全过程管控,并通过预发放形式实现了设计数据的提前发放,为下游的工艺设计和生产准备争取了宝贵时间,从而缩短了总的研制周期。但是,对于设计制造一体化的综合性航空企业来说,由于其本身已经具备了独立的产品研发能力,因此这种厂所异地协同模式或许并不是最佳的应用途径,至少从并行工程的应用深度来看,仍有较大潜力可挖。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VPM的飞机设计/制造并行工程模式,在目前采用VPM进行产品设计的主流环境下,该模式能够让制造单位基于VPM提前访问产品数据,并根据成熟度开展相应工艺设计与工装设计工作,从而更加有效地缩短产品研制周期。
VPM简介
ENOVIA V5 VPM是法国Dassault System公司ENOVIA产品线旗下的一款软件,其主要作用是支持虚拟研发阶段的产品建模与管理,即在产品的总体定义、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等阶段实现产品结构管理与关联设计,并通过成熟度控制来实现各专业间的并行协同。
具体来说,VPM采用的是C/S(客户端/服务器端)架构,服务器端由3部分组成:应用服务、数据库、电子仓库(Vault);客户端主要存在两种应用模式:VPM Classic Client与VPM Navigator,前者包括项目管理、更改管理、内容管理、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模块,后者作为CATIA的一个功能模块内嵌在CATIA环境中实现在线关联设计[3],见图1。
并行工程与成熟度
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是集中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从一开始就考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要求。并行工程的目标是为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研制周期和上市时间,它强调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生产准备、采购、生产等活动并行交叉进行,同时更加强调系统集成与整体优化[5]。
成熟度(Maturity)是对产品数据完成情况和详细程度的描述,并且将达到一定技术状态的产品数据(包括产品结构信息、几何信息、工艺信息、分析结果、技术说明和检测结果等)提供给用户,以便后续工作顺利开展。在数字化飞机产品研制的业务流程中,为产品数据的对象及其关系赋予成熟度标识,可以反映该对象从设计到发布的进展情况,为相关工作的并行协同提供依据。通过定义各级成熟度,可以对产品数据的完成情况进行计划和管理,为产品研制流程中的里程碑节点控制提供依据;通过建立成熟度管理和控制规则,可以获得产品数据的完整技术状态描述,确保相应制造工艺技术状态的有效衔接和控制。
按照对象的粒度等级,成熟度通常被分为产品级成熟度(Product Maturity)与零件级成熟度(Detail Maturity),而针对零件级成熟度而言,按照产品在设计过程与制造过程两个阶段所产生的数据划分,成熟度又可被分为设计数据成熟度与制造数据成熟度,其中每一类数据都包含了模型和文档两种对象数据。通过这两次划分,产品数据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都能够得到成熟度的有效约束与管控,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唯一性与完备性。
国内现有飞机设计/制造异地协同模式
目前,国内各主要飞机设计单位都已经基于VPM建立起了自顶向下的产品设计环境,并且部分利用VPM的上下文关联技术实现了总体、结构、系统三大专业间的并行设计。在这些单位各自所承担的型号研制任务中,VPM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有力地改善了传统串行工作模式一直以来的设计周期长、专业协调难等弊病。
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VPM中有关审签流程的功能被发现并不能充分适应国内的电子审签要求,尤其是多单位会签的业务功能无法通过VPM的Action指令得以实现,虽然可以通过自行开发审签系统来弥补这个缺陷,但目前各飞机研制单位均已采用了PTC公司的Windchill来实现数据发放/接收、工程更改等一系列审签流程。另外,为了确保整个飞机研制过程中的单一数据源,产品结构管理、构型管理、工程更改管理、文档管理等内容也已经部分或全部纳入了Windchill中[6]。因此,在多点异地协同研制的现实条件下,国内现有飞机设计/制造并行工程采用的是基于Windchill的跨厂所异地协同模式,设计所与制造厂通过各自的Windchill进行产品数据的发放与接收,并且通过流程的跳转与衔接,实现了从设计端的流程启动到制造端的流程终结的一整套闭环过程控制,如图2所示。
基于VPM的飞机设计/制造并行工程
如前所述,对于设计制造一体化的综合性航空企业来说,由于其本身已经具备了独立的产品研发能力,因此可以考虑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装设计之间开展更早期、更紧密的并行工程,即在产品设计处于初步设计阶段时,工艺设计和工装设计按照一定原则依次介入,并建立与产品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笔者所在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航工业下属的设计制造一体化的综合性航空企业,在该公司某自主研发项目(以下称“本项目”)的研制过程中,公司内部的设计部门、工艺部门与工装部门按照成熟度理念,将VPM的应用覆盖面从设计阶段延伸至工艺、制造阶段,初步实现了基于VPM的飞机设计/制造并行工程,并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1 成熟度的划分与升降级控制
成熟度的划分是开展并行工程的前提条件,根据对象的特点设置成熟度等级并定义各级成熟度所应达到的状态与所应提供的共享数据是确保各专业实现高效并行协同的基础与保障。对于飞机研制过程而言,从方案设计开始到详细设计结束是整个项目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开展设计/制造并行工程的最重要的时间段与工作范围,因此在本项目中定义了覆盖这3个主要阶段的产品级成熟度(PM1~PM6),用以描述产品在设计过程中依次达到的各个主要状态,见图3。
2 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与工装设计的并行
之所以提出基于VPM的设计/制造并行工程理念,是因为当前飞机研制过程的发起端几乎都是在VPM中开展工作,根据各设计专业划分的成熟度可以直接为工艺与工装部门的介入提供参考依据,以使设计部门、工艺部门与工装部门基于统一的VPM环境开展并行工程:产品设计人员基于VPM进行产品在线关联设计;工艺设计人员通过VPM提前介入设计过程并远程进行工艺性审查;工装设计人员基于VPM进行部分工装与产品的关联设计与更改见图5。
工艺设计是生产准备工作的第一步,也是连接产品设计与产品制造之间的桥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效率和制造成本,因此,工艺设计与产品设计的并行协同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缩短整个生产准备周期,为后续的生产制造阶段提供宝贵的时间[8]。在本项目中,利用了VPM与DELMIA两者之间的内在集成技术,实现了VPM-DPE-DPM的数据流传递与工艺设计路线,并且从根本上解决了产品模型经过异构系统导入导出所造成的坐标漂移、约束丢失等现象,从而确保了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的单一数据源,见图6。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并行工程与成熟度的概念以及国内现有飞机设计/制造异地协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VPM的设计/制造并行工程模式,该模式通过成熟度的划分与升降级控制,实现了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与工装设计三者并行协同,从而缩短了整个产品研制周期,并能从根本上解决厂所分离模式下导致的跨平台异构系统间数据迁移所带来的隐患。通过在某项目上的初步应用,这种并行工程模式被证明适用于设计制造一体化的综合性航空企业,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