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农产品电商发展趋势分析

   2017-03-29 中商情报网佚名8830
 
  逆向定制的趋势是大数据分析。农产品电商平台积累的消费者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预测农产品消费品类和规模在一定区域、一定季节的需求,按照品类的生长周期提前下订单给生产基地,基地可按订单、按标准进行生产。例如食行生鲜的C2B2F模式,根据平台大数据测算城出某一城市、某一阶段的需求提前几个月下订单给生产基地。再如B2B平台宋小菜,根据每个城市对产品的需求不同在当地聚焦50-70种单品,做到每种每天的采购量达到几十吨。当平台做到足够规模之后,可以通过数据预测出当地一段时期内的需求,如此便可提前帮供应商制定供货计划,以订单推动从反向供应链到反向产业链的转变。
 
  5、跨界融合
 
  农产品电商利用“入口”与流量优势,推动多种商业模式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与其他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行动的深入推进,农产品电商商业模式呈现相互融合的发展态势,并且与农业生产、农业加工、观光农业、场景农业等多领域相互融合,成为涵盖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大平台。例如各地都市区周边日渐流行的体验式种植、参与式采摘、专题旅游节、后备箱经济等新兴业态,通过网络营销和社交传播,将农产品的销售与都市休闲旅游、会展活动等结合,实现多方共赢。再如京东生鲜在2016年618品质狂欢节期间与斗鱼合作的“龙虾激战之夜”网红直播活动,通过“电商+直播”不仅实现了“吸睛效应”,引发众多消费者深度互动,还有效地拉动了产品销售——整个618大促期间京东生鲜自营产品订单量达去年同期6倍,移动端占比高达88%。2016年5月30日,农村淘宝“村红”(扎根农村卖农产品的人)全国直播首秀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举行,以视频直播方式带领网友深入秀山田间地头,实时展示原汁原味的农家土货采集过程,消费者则可以边看边买、指定购买,从而让重庆农产品走向全国,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二)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趋势
 
  农产品电商平台是农产品电商生态系统的核心种群,其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自营平台将呈现可竞争市场结构态势
 
  农产品在生产、储运、消费等环节都与工业消费品存在显著的差异,特别是季节性、地域性使得“大众”农产品在“卖得远”上存在物流不经济临界点,加之平台难以实现对农产品货源的垄断,农产品电商平台特别是自营平台整体将呈现可竞争市场结构态势。领先自营平台具有先发优势,培育了一批粘性较高的消费者,将逐步发挥规模效应在一定区域内实现盈利;但随着第三方冷库和冷链共同配送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新平台进入并不存在较大的退出成本,可利用农产品的高频消费特征实现一定范围内的规模经济。因而农产品电商平台将呈现出与传统工业品电商寡头竞争、垄断竞争不同的发展态势,长期来看是一个整体规模巨大的可竞争市场。
 
  2、知名第三方平台和自营平台相互渗透
 
  知名第三方平台“双边市场”中消费者这一边汇聚了大量的买家,相比入驻的网店而言更有信誉保障,加之资金实力往往比较雄厚,农产品电商“蓝海”市场吸引力大,部分知名第三方平台开始整合资源渗透自营业务。例如第三方平台天猫推出“喵生鲜”
 
  与平台入驻商家深度融合切入自营市场,深耕全球的生鲜原产地只做进口业务,采取统一入仓、统一物流方式,与菜鸟合作推进高效并实现确定时段送达的物流服务。
 
  知名自营平台往往在一定区域内经营势头良好,在货源组织、仓储物流体系建设上投入较大、基础较好,消费者集聚达到一定规模,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信誉,为了增加农产品品类、提升自建物流基础设施的使用率,部分知名自营平台开始让网店入驻平台。例如自营平台京东发挥消费者集聚优势和物流体现优势,开放自营平台,一方面引入高端农产品商家进驻京东开放平台,另一方面向商家全面开放生鲜冷链物流解决方案。再如本来生活在强化自营B2C模式的基础上,2016年开始布局面向餐饮企业的B2B业务;易果生鲜也开始平台化发展,开放生鲜电商平台让供应商入驻,并打造安鲜达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服务入驻供应商。
 
  3、自营平台向产业链上下游渗透
 
  为了保证货源以稳定消费者预期、提升品质以强化客户体验、提升标准化程度以解决非接触式交付带来的质量纠纷、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利润率,自营平台通过联合生产、“买手”产地直采等方式向上游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渗透。联合生产是通过自建农场、联合农场、专属果园、整体包园、分级包园等方式,将平台拥有的消费者需求信息优势转化为生产过程指导。“买手”产地直采是按照平台建立的产品标准由平台的专业采购人员到产地进行货源组织,通过多次反复博弈将消费者需求信息传递到生产端。
 
  农产品的独特特性对仓储物流配送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常需要产地预冷、冷链运输、销地冷藏、控温配送等全程冷链支持,并且对配送时效性要求也较高,以保证农产品新鲜品质提升用户满意度,减少过程损耗降低成本。大型公用冷库往往难以开展初加工、包装等活动,温区分散并且入库出库耗费时间较长。因而自营平台通过贴近消费市场自建多温区冷库的方式来提升整体效率,通过创新控温配送包装、限时送达来保证“最后一公里”的冷链环境,向产业链下游物流配送环节渗透。
 
  (三)农产品电商网店发展趋势
 
  农产品电商网店是农产品电商生态系统的关键种群,其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新农人将成为网店主力
 
  农业大户、农业合作社、规模化农场、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批发零售流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上具有规模化、商品化、标准化等货源组织优势,具备开展农产品电商的供给条件。但是在仓储、配送环节主要依靠第三方物流,并且难以承担技术平台较高的开发和运营成本,因而以入驻第三方平台运营网店的方式触网成为最佳选择。在网店发展具备一定规模后,网店也可通过补齐短板发展壮大成为自营平台。
 
  随着农产品电商市场培育和渗透率的提升,农业经营主体将面临传统销售渠道与触网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的选择。传统销售渠道往往形成基于社会根植性的利益联结机制,但在电商去中间化带来的利益重新分配、贴近消费者需求信息带来的快速反应以及消费者性价比的提升等优势推动下,农业龙头企业将加速触网,从而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传统渠道和电商渠道并存的格局。
 
  分散的农户由于生产规模有限、网销能力欠缺,加之季节性因素导致获取用户成本较高,直接触网面临规模不经济、范围不经济、推广困难的困境,因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的地区乡村农产品电商宜采用“网店+农户”模式,一定区域内的农户由乡村电商带头人等“新农人”牵头抱团开设网店。一是网店能起到在乡村一定区域内将分散的生产进行集成的作用,形成较为稳定的供应。二是也能够促进产业分工合作,发挥乡村电商带头人在网店运营、营销、初加工和包装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三是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稳定的乡村特色货源预期,便于消费者通过收藏网店降低搜索成本,从而提高复购率,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
 
  2、网店优胜劣汰将加剧两极分化
 
  虽然平台经济对网店数量规模有较高要求,但网店数量增长带来的长尾效应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试错成本存在均衡点,过多的网店数量增加了消费者搜寻的时间和成本,加之网店的经营水平差异,从而导致网店两级分化现象将加速。一方面领先的网店电商口碑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品牌效应、规模效应持续强化,立足耕耘细分品类、销售额上亿、十亿规模的网店将逐步增加,甚至出现独角兽网店从而发展成为独立平台。例如坚果网销品牌三只松鼠2016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其中仅双11一天就销售达到5.08亿元。另一方面部分网店由于缺乏有吸引力的农产品,运营水平差导致用户越来越少,从而沦落为僵尸店铺黯然退市。例如课题组检测到阿里平台售卖重庆农产品的重庆网店2016年销售额为0的店铺高达1440家,两极分化严重。
 
  3、“爆款”加速网店和农产品品牌化进程
 
  农产品的高频消费特征使得消费者对消费渠道的“粘性”往往较高,而复购率的提升必须建立在稳定的消费群体之上,但网店往往面临“获客”成本较高的困境。“爆款”的打造通常是品牌效应的信号显示机制、政府背书的信誉机制、无理由退换货的质保机制和平台引流的推广机制等一个或若干因素合力形成,对网店的集货能力、品控能力、第三方物流合作都有较高的要求。
 
  一方面“爆款”效应使得网店及其农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搜寻到、更容易受到口碑效应的影响作出购买决策、更容易发挥规模效应提升盈利水平,因而打造“爆款”成为打造网店自身品牌主要的营销手段。另一方面“爆款”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将极大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网络传播范围和速度,从而占领消费者的认知共识,网店集群打造同类产品“爆款”加速农产品品牌化进程。例如淘宝网网售“赣南脐橙”的“水源红”、“一品优”、“农将军”、“全果优”、“兴盟果业”、“信必果”、“江南大叔”、“誉福园”等网店集群,纷纷打造各自销售额达几百万级的“爆款”,为推进“地标品牌”转化为网销品牌立下汗马功劳。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