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工作或会被机器人取代!人机大战,我们该如何应对?

   2017-03-24 搜狐财经佚名2950
核心提示:  继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提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那么,什么是
   继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提“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又有哪种方式值得借鉴?在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到来的今天,工匠精神的杀伤力又有怎样的改变,哪些行业会受到机器人的威胁?3月23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工匠精神:把‘制造’做到极致”分论坛上,听众大咖们畅所欲言。

 

  工匠精神需要专注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我所理解的工匠,工就是工作,匠就是技艺。加上一个精神,就进入了价值观领域。

 

  在威盛电子董事长陈文琦从行业层面进一步解释,把产品,怎么样精益求精、越做越好,是我们工匠精神持续追求的态度。

 

  德国TUV莱茵集团的CEO Michael Fubi谈及德国的经验,德国制造代表工程高品质。德国那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技能,是通过三年的培训,成为一个工匠,他们学习的时候,已经60%在公司接受一些实习,40%是职业教育。已经掌握一部分技能了。这个是德国经济成功的重要因素。

 

  意大利CANDY董事长Aldo FUMAGALLI认为,工匠不是教的,而是说需要不断的自己修炼提高的。“工匠精神要专注。不是一年十年,最好坚持二十年,坚持两代人以上。这样可以不断的改变你的产品,用一生的精力来改善产品。”他说,工匠强调的是质量。未来的工匠精神,是“不断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给予顾客更好的体验。”

 

  “只有真正的匠人精神的东西,才能留存下来。”日本国宝级枯山水大师??野俊明如是说道。

 

  人机大战,我们该如何应对?

 

  “在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到来的今天,工匠精神的杀伤力又有什么样的改变?哪些行业,即便是机器人到来的今天,还将绽放杀伤力?而哪些行业,会受到机器人的威胁?”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的问题引来一众讨论。

 

  对此,威盛电子董事长陈文琦认为,机器人也好,人工智慧也好,我想看到的大概的发展趋势,它们会越来越强越来越好。“其实机器人的发展,今天是必然的。很多工作大概会被机器人取代。”我们作为一个人,怎么样能够跟机器人来竞争呢?“个人觉得最重要的,以己之长,”他说,我们是人,不是机器。所以假如我们的思考、做事习惯像机器,我们一定没办法跟机器竞争。可是如果我们发挥人的长处,能够有好的思考能力,能好好的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我个人对于人类未来的发展还是充满信心。

 

  “现在还有很多东西是手工制作的,但是未来不见得了,可能是机器人来制造的。”德国TUV莱茵集团的CEO Michael Fubi提出,怎么样来适应这样一个机器人的时代的到来?一些高精尖的仪器和设备,不可能是由机器人来做的,需要高技能的工匠来做,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看来,机器人取代不了我们全部的工匠精神的这些内涵。因为首先机器人本身就是工匠精神建造出来的。没有工匠,就没有机器人,没有研发,就不可能有更好的机器人。“但是不传承是不行的。”他强调,工匠的精神也在于传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