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5日,2017全国两会正式落下帷幕。在会上,各行各业的人都对国内的一些现状提出了议案。全国人大代表、北医三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刘忠军表示,“几年来我们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科手术技术的改进,在疑难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突破。有位病人颈椎的第二节至第四节长了恶性肿瘤,彻底性手术切除才能使患者得到挽救,我们为患者切除肿瘤后用3D打印的人工椎体进行置换,患者术后早期就可以下床活动。如果没有3D打印带来的新技术,这种病例的治疗就很难办。”医疗科技创新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医学难题,使我国在相关专业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并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优质低价”。谈到国内医疗领域科技创新的大环境,刘忠军希望医疗科技创新的步伐能得到进一步加快,他建议,针对医疗科技创新的特殊性,研究制定出一些特殊举措,使创新成果转化的速度加快。
全国人大代表、北医三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刘忠军
昨天:起个大早 赶个晚集
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刘忠军曾用“起个大早,却赶个晚集”来形容当时科研成果转化的尴尬,“当时,我们的科研成果是领先的,眼看着外国同行们的类似产品上市了,但我们的还在等待审批。”刘忠军表示,这几年他和国内医疗产品管理和审批机构或部门有过较多接触,这些部门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确实很努力地在想办法改进管理机制和效率,也在加紧建立相关法规。
正因为有了这些努力,目前他们团队已有三个“内置物”上市。2015年8月,3D打印髋臼杯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简称CFDA)批准,成为全球首个通过临床验证的3D产品,国内已应用上千例;2016年5月,3D打印人工椎体获CFDA批准临床应用;2016年7月,3D打印椎间融合器获CFDA批准临床应用。
2008年,刘忠军第一次作为代表参加全国人代会。白驹过隙,一晃近十年。他表示,记得2008年是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步入人民大会堂参加开幕式的。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的原则是:不单纯追求建议、议案的数量,而是会更加注重建议、议案的质量和价值。
今天:医疗科技成果转化正在加速度
像开篇讲述的类似病例,刘忠军的团队从2014年到现在已经成功完成了10例。他表示,在这一领域的突破,完全靠的是团队的原创设计和技术,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论文也已经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他们走在了国外同行的前面,在相关外科领域,已从过去国外先进技术的追随者转变为先进技术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谈到创新,刘忠军说,在临床上一定要有实用价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拿3D打印在骨科领域的应用来说,团队在前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过去颈椎肿瘤手术时,固定困难且不够牢固。因此,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如何改进现有的治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团队看到了3D打印技术,发现其与骨科领域能够发生密切联系。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产品,会同时具备价格优势和技术优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低价”。刘忠军表示,社会普遍感觉“看病贵”,其实看病费用大部分花在与上述设备和器材相关的支出上。国产产品价格虽然低一些,但目前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产品相对低端。患者多数情况下并不情愿接受。如果只是为了降低医疗费用而推行国产产品使用的话,恐怕也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创新性医疗产品或可改观这种格局,以他的团队自主研发、国内首个获得注册批准的3D打印髋关节臼杯产品为例,国产3D打印臼杯1万,而进口臼杯要3万。国产臼杯上市以来已使用超过2500例,并取得很满意的疗效。另外,刘忠军表示,按照市场规律,国产创新性产品一旦走入市场,国外产品往往会主动降低价格,以增强竞争力。
2017年1月10日,北医三院与相关企业签署了3D打印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协议。这为医院与企业合作创造了一个良好平台,同时也促进了医院的科研与企业的研发生产有机结合。医疗科技创新所开发的产品能让国人在不增加,甚至降低医疗支出的前提下,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明天:配套措施不断完善 真正实现领跑
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已经具备了对于新技术研究及开发的能力和条件。创新性医疗产品的研发是民族工业崛起的天赐良机。目前较多国产医疗产品属于低端产品和仿制品,这些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产品很难与实力雄厚的国外大公司相竞争。刘忠军表示,在新技术面前,我们与国外同行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只要能抓住先机,就有可能走在前面,就有可能做到领跑而不是跟跑。
同时,刘忠军也谈到,目前国内医疗领域科技创新的环境还远做不到尽如人意。由于医疗产品,尤其是植入人体内产品的特殊性,审批过程往往十分严格,更会十分漫长。有些法规,比如个体定制化医疗器械管理法规,在我国甚至还没有建立。相比之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对创新性医疗产品(包括个体定制化医疗产品)在管理机制和审批流程方面要比我们宽松得多,这样一来,就使我们国内医疗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和产品上市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很不利的状态。
目前,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在现行体制下似乎很难实现在法规和管理措施方面的重大突破。刘忠军建议,在这种国情下,是否可以从更高层面上协调各部门的工作,针对医疗科技创新的特殊性,研究制定出一些特殊举措,使创新成果转化的速度加快。无论难度多大,都应该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站在国际竞争需要的高度研究和打通医疗科技创新的绿色通道,让医疗科技创新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尽早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