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成都)智能制造暨未来工业博览会
时间:2025年3月3-5日 地点: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前言】
当前,全球正在发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将是重要的推动力之一。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的不断创新是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级阶段的必然条件,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指出: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因此中国高度重视促进数子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我们将以智能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建立“用数据共享、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分析、用数据管理”的机制,加快推进智慧政务,深度开发各类便民服务,真正实现科技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化推进,智能制造及数字工业的发展引起各界高度重视,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促进行业间对话交流与合作。目前各种工业先进技术的整体解决方案已经超过百种,体现工业4.0技术特征的参展产品和生产方式越来越多,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柔性的生产线、新的传感技术、智能化的车间。未来工业变革将体现“链接、高效、柔性、定制等特征,不仅是工具的变革,更多是通过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改变生产的流程,使其提高灵活性和效率,而且这种变革也会促进改变生产和消费者的关系,其理念和应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中国在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在消费升级的前提下,中国有超过14亿的消费人口,2亿多的中产阶级,中国将是全世界智能制造与数字工业革命升级最大的试验场。
【现场活动IMF2025】
数字工业+先进制造论坛
智能制造发展现行业状交流会
数控机床核心零部件技术交流会
国际机床及工业自动化论坛
【展出范围IMF 2025】
综合展区:展示全球智能化发展领域的前沿技术、最新成果,我国对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部署和整体进展,以及中国智能化发展取得的成绩;
金属切削技术与设备: 车床、铣床、镗床、钻削及攻丝机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刨床、插床、拉床、锯床、加工中心、并联机床;
智能机床单位和高科技设备;特殊用途机床、精度、自动和半自动机床、普遍手动控制机;重型和独特的机床、自动线,数控及数控机床,多用途机床,柔性制造系统;电火花加工设备,激光,等离子体和其他非传统型机床,金属加工设备等。
精密刀具、工夹具: 切削刀具、夹具、卡盘、刀架、转台、分度头、刀库、机械手等
机床关键零部件: 主轴部件、轴承、丝杠、气动件、液压件、直线导轨、齿轮、皮带轮、变速器、连轴结、离合器、其他机床关键零部件等
金属板材加工: 分离设备与工艺、钣金成型机床、金属表面处理、焊接技术
金属成型制造: 锻造设备、锻锤、挤压机、液压机、机械压力机、冷成型压力机、热成型压力机、注塑机、增材制造设备及相关材料和元件、其他金属成型制造设备
精密模具与成型工具: 金属成型工具、粉末冶金工具、膨胀模具和拉伸模具、打孔模具、挤压模具、其他材料和工艺用注塑工具、制模和原型开发、工具、制模中的元件和附件
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定位系统、驱动技术、传感技术、控制系统技术和工业通讯、安全技术
智能制造技术、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 3D扫描仪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人机交互、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极限制造、超净制造、敏捷制造、虚拟制造、数字与逻辑控制技术、模拟与仿真技术、成组技术、柔性与智能制造单元与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数字车间和数字工厂、离散工业系统集成与智能技术与装备
测量和质量控制: 量具量仪、各类千分尺、光栅/容栅/磁栅/球栅位置检测系统、测量设备
先进材料: 磨具,磨料及砂轮、超硬材料、人造金刚石、高速钢、钣金、陶瓷材料、铸件、锻造件、涂层、硬质合金、纳米材料、航空航天材料、超导材料、石墨烯、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碳纤维及其他先进材料等;
绿色制造技术及应用: 绿色材料、绿色包装、回收及再制造设备、废液处理设备、噪音处理设备、空气净化设备、绿色工艺与技术、干式加工/准干式加工、纳米技术、热加工模拟技术、近净成型技术、工业介质
工业互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信息通讯技术、大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工业云计算、软件应用程序、工业安全、网络安全、预测维护
智能物流与仓储技术: 物料搬运及仓储技术、仓储设备和操作设备、仓库和生产控制系统/机器人、包装、称重、测量和邮资系统、货物装卸技术和系统、信息通讯技术、拣选系统、标签和识别、外包合作商、物流设施、仓储系统软件、项目咨询、规划和执行
其他: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先进制造金融服务
【观众组织IMF 2025】
邀请全球覆盖机械制造业全产业链上下游的代表性企业,展示5000余种先进制造技术、设备和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和资源,精准邀请全球3万余名专业观众,主要来自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3C电子、机械五金模具、食品包装、石化、电力电气、新能源、新材料、轨道交通、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研发和工程技术人员、高层管理人员、采购决策者、生产组织负责人、市场销售负责人等。展会将与超过100家国内外知名媒体合作,将大会信息传递到全球各地。